澎湖海漂垃圾嚴重影響景觀生態 盼朝源頭管理

 |2022.01.06
1581觀看次
字級
澎湖縣政府環保局指出,110年進行292場次的淨灘活動,動員100單位與村里近萬人次,清理海岸線達93公里,清理出海廢近8萬公噸,其中資源回收有萬餘公噸。圖/中央社
環團曾統計,澎湖海廢約有十萬袋,很多是從台灣本島漂來。圖/澎湖海洋公民基金會董事長胡昭安提供
環團曾統計,澎湖海廢約有十萬袋,很多是從台灣本島漂來。圖/澎湖海洋公民基金會董事長胡昭安提供

【本報澎湖訊】澎湖美麗海灣,隨著潮起潮落,帶來大量的海漂垃圾,嚴重影響景觀與生態,澎湖縣政府將減塑列為施政重點目標,期朝源頭做起,守護地球與海洋生態。

全國離島環境會議5日在台北舉行,位於澎湖的海洋公民基金會董事長胡昭安表示,澎湖海岸線只有台灣的1/3,但海廢量驚人,佔全國的2/3,執行長王曉嬋則以怵目驚心來形容,海廢體積占比以塑膠瓶罐和漁業廢棄物居多,計畫在422世界地球日向總統陳情要求重視。

根據澎湖縣政府環保局新聞稿,環保局長陳高樑表示,澎湖位處大陸沿岸流加上東北季風、黑潮等3道洋流會匯集之處,每至冬季,從北到南的東北季風,將中國與韓、日的海漂垃圾吹漂到澎湖,由南向北的黑潮則將中國珠江三角洲、菲律賓與泰國等海漂垃圾帶來澎湖,澎湖成為海漂垃圾的攔網,只有從源頭來做起,否則海漂垃圾,永遠是澎湖要處理的問題。

環保局表示,澎湖海域的海漂垃圾,大多是寶特瓶、寶利龍、浮球、廢棄漁網和漁具等垃圾,其中寶特瓶數量最多,大都來自中國、韓、日與南洋諸島等,其中以中國沿海居多。

環保局指出,去年進行292場次的淨灘活動,動員100單位與村里近萬人次,清理海岸線達93公里,清理出海廢近8萬公噸,其中資源回收有萬餘公噸;配合中央向海致敬清理平台,結合中央各單位動員淨灘則高達2萬4000多人,清理海岸線達近8000公里,清理海廢有2962公噸。

環保局統計,近3年來,動員114個單位與各個村里有3萬人次,清理海岸線達300公里,海漂等廢棄物垃圾累積高達570公噸,其中塑膠瓶罐占比高達47.8%最多。

環保局指出,澎湖沿岸、岸際、港口四周時常堆積海漂垃圾,大多為保麗龍、寶特瓶等塑膠類,為初步消化這些海漂廢棄物的再利用,分別運用人工刨除與減劑減容法後,再運往本島加工製成滑鼠、鍵盤等用品,一年約可處理40噸上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