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出生被拋棄的「澳洲鴕鳥」 長大盡責護家人

 |2022.01.06
1949觀看次
字級
澳洲一對夫婦照顧出生就被拋棄的瀕危「澳洲鴕鳥」,長大後融入牛群生活,還會盡責守護家人。圖/取自abc

【本報綜合報導】澳洲有隻名叫艾迪(Eddie)的特有種鳥類鴯鶓( emu,音ㄦˊ ㄇㄧㄠˊ )出生後就被生父棄養,幸好被當地夫妻喬治和凱西 (George and Cathy Hoare)發現,帶回家照料至今已8年。

凱西指出,艾迪生父一次要照顧8個孩子,當時牠將艾迪丟在一個大壩上,便一去不復返。喬治最初認為他們無法養活艾迪,但凱西堅信必能克服這個挑戰。

學名鴯鶓的「澳洲鴕鳥」艾迪,出生被成鳥拋棄,澳洲夫婦發現後決定養育牠。圖/取自abcNEWS

事實證明艾迪過得很快活,現在的牠喜歡游泳、在泥巴堆玩耍,還跟喬治和凱西養的馬、狗、小雞這些動物朋友相處融洽。

凱西透露艾迪曾一度離家出走,最後還是回來了,但凱西表示艾迪沒有真正成為家中的寵物,只是住在他們家附近:「牠會走到你身邊覓食,但牠不會讓你撫摸、拍拍和擁抱,牠仍然保持著一種距離感。」

即使如此,艾迪仍很盡責保護凱西一家人,如果意識到奇怪的風吹草動,一定會通報他們:「牠如果看到澳洲野狗,會發出可怕的聲音,還會追逐蛇。」

艾迪出生後5年性別始終成謎,直到牠開始下蛋才知道牠是一隻雌鳥。凱西認為艾迪應該是昆士蘭伙食最好的鴯鶓,因為凱西跟家人總是餵牠吃他們種的新鮮蔬菜。

牛就是艾迪的家人時常膩再一起。圖/取自abcNEWS

鴯鶓是世界現存僅次於鴕鳥的第2大鳥類,僅分布於澳洲,是澳洲國徽上其中一種動物,也譯作澳洲鴕鳥。

西雪梨大學(Western Sydney University)研究鴯鶓的生態研究員蕾蘭(Julia Ryeland)表示,像艾迪這樣羽毛偏白的鴯鶓並不常見,「但就跟其他動物一樣,(白化)只是一種偶然發生的基因突變」。

蕾蘭補充說艾迪可能因為身體虛弱或不健康而被遺棄,「生父母可能認為白鴯鶓不太可能存活。尤其鴯鶓是由雄鳥照顧小雛鳥,雛鳥一旦脫隊往往就會被拋棄。」

蕾蘭提到鴯鶓是瀕危物種,研究團隊正考慮以人工繁殖方法維持物種數量。蕾蘭還說目前不清楚鴯鶓的壽命:「圈養的鴯鶓能活到20多歲,但野外鴯鶓壽命可能更短。」

名為艾迪的「澳洲鴕鳥」,和牛群一起吃飯。圖/取自abcNEWS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