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年後,潘人木另闢文路的加入兒童文學的編輯與創作,寫起兒童文學、也寫兒歌,作品超過兩百首,為台灣兒童文學界注入一股新的力量。此時,她還擔任台灣省教育廳兒童讀物編輯小組總編輯十七年,出版「中華兒童叢書」四百餘本,這些書在八十年代常參加各種國際性兒童讀物的展覽,台灣兒童文學界因為潘人木的加入更加速繁榮進步。
「文章是千古事,急不得。」她常說,要靜下心來慢慢的寫。「心裡有歌扎了根,走到人前亮三分」,老笑自己疏懶的潘人木說:「兒歌不但幫助兒童掌握語言的靈活韻味,有些連接動作的兒歌,還是很好的親子互動。」
潘人木寫兒歌,有「四不」政策:為免如喝醉酒的駕駛,不做疲倦的兒歌人;聽自己的心聲才動筆,不做硬寫的人;追求形式的創新,不做呆板的兒歌人;字字推敲,不做匆促的兒歌人。
●小鳥樹上唧唧喳,小貓喵喵要捉牠。小狗汪汪去阻止,老牛哞哞看笑話。
●外面下雨嘩啦啦,屋裡大鐘滴滴答。雷聲轟隆隆,小妹哇哇哇。
●春天藏在小雨裡,小雨灑紅花,小雨灑綠地,小雨灑著我和你。
●風兒吹,樹枝搖,小寶寶,要睡覺,你聽這音樂多麼好。
●好像水兒流,好像蟲兒叫,好像火車開,好像馬兒跑,跑─跑─跑─跑─跑─跑─得─得─的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