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因為從事公益活動的關係,很容易聽到陌生人吐露的真心話。年輕人不知道自己的去向,壯年男女被沉重的負累壓得難以呼吸,退休人士卸下職務的同時,彷彿也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圖/Pixabay
文/李淑楨
這幾年,因為從事公益活動的關係,很容易聽到陌生人吐露的真心話。年輕人不知道自己的去向,壯年男女被沉重的負累壓得難以呼吸,退休人士卸下職務的同時,彷彿也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近期,每到空檔,我就會選擇《王冠》這部講述英國王室的影集來重看。那天劇情正好走到了「人類第一次登陸月球這個大事件時期,王室內跟著世界一同關注」。女王的先生愛丁堡公爵嚮往翱翔天空,看到三位美國的太空人代表全球人類第一次踏上月球,羨慕不已。甚至認為當這三位太空人在那浩瀚無垠的天際間漫步時,一定領悟了相當重要、撼動人生的意義。公爵認為,過往需要每個星期天從教會彌撒中獲取的人生方向,也許從這三位太空人的身上就可以探知,也許就再也不需要上帝來給予教導、給予方向。
只是,當這三位太空人拜訪白金漢宮,公爵有機會親自面對面提問時,才發現這三位在人類歷史上留下名字的太空人,就是不斷反覆依循著太空總署的規章、規則,操作確認儀器,規律作息、飲食,像個機器人般不斷地照表操課。根本沒有空間、沒有時間去思考,在無垠的天空之下,在人類首次的創舉之下,人生究竟該被賦予什麼樣嶄新的意義。在公爵無言以對時,三位太空人反倒對於公爵服事神、服務人民的生活甚感好奇。那集的最後,公爵跟女王說,「還好月球上沒有小綠人,否則小綠人一定覺得,地球上只有這麼無聊的人,根本不值得去探索。」
這是戲劇,不見得真實,就算真實,也是屬於他人的故事。但是,我們不得不思考的是,人類的物質文明不斷開發的同時,人生的意義在哪裡?即便是如公爵過著如此衣食無缺的生活;即便是如三位太空人,為人類的歷史開創了新的世代,即便如他們,也都在追尋人生的意義。
我認為這分意義,對於年輕人來說,就是應該及早立下的大志。
以前閱讀偉人傳記的時候,常常會讀到他們的座右銘,這個座右銘,通常會貫穿他們的一生,成為引領他們最終成為偉人的力量。例如:孫中山的「天下為公」、進化論創立者英國學者達爾文的「尊重事實」、文學巨擘泰戈爾的「世界上一切偉大運動都與某種偉大理想有關」。許多影響世界的偉人或是名人,也許最後大家讚揚的都是眼見的成就;但是,一切的起因,都是思惟、都是意義、都是志向,這絕對是無法撼動的事實。
價值觀混亂的現在,年輕人如果能盡早決定好自己的志向,讓這個志向成為自己向前航行的桅杆,如此,即使垂垂老矣,也一定是活力充沛、不慌不忙、怡然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