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香港電】在廣東陽江海域沉睡了八百年的南宋古船「南海一號」在二十二日吊起後,一連五天都因天氣不穩定而未能順利登陸,至二十六日晚上十時四十分,在沉箱內的南海一號終於緩緩登陸到碼頭的鋼板上。這艘古船沉睡在二十四公尺深的海底八個世紀後再次踏上陸地,按原來計畫,南海一號將於今天遷入水晶宮,日後供人參觀。
二十六日陽江海面海浪非常大,約有四到五公尺高。入夜後,南海一號的沉箱下的氣囊已經充滿氣,只等總指揮發施號令。
到了晚上十時三十四分時,吊車開始往後拉,準備趁潮漲把南海一號送回陸上;十時四十分,墊在十六個氣墊上的南海一號,慢慢登陸到水晶宮前的鋼板製通道上,準備日後進一步前移,遷入距離碼頭三百二十五公尺的水晶宮。
南海一號自一九八七年被發現後,考古專家對打撈沉船進行多次的研究和論證,最終確定「整體打撈」方案,將沉船、文物與它周圍的海水、泥沙依照原狀一次性吊浮起運,然後遷移到專為南海一號建造的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的「水晶宮」。
水晶宮內注滿海水,是南海一號的新家。南海一號將封存半年,約一年後對外開放,以後遊客可在水下觀光走廊透過壓克力板俯視古船,還可觀看考古人員現場的發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