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打鼾總被認為是睡得香甜,但卻可能是呼吸中止症的症狀,若不治療,未來心血管疾病發生比率高。醫師指出,睡眠呼吸中止症者睡覺時進入體內的氧氣濃度較低,因此罹患高血壓、心肌梗塞、中風等心臟血管疾病比率高,呼籲國人重視。
新店耕莘醫院牙科部醫師陳靜慧表示,睡眠呼吸中止症發生在男生的比率約百分之四,女生約百分之二,打鼾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重要症狀之一,由於人體呼吸道的某些部位是沒有骨架支撐的,晚上睡著後,肌肉張力變小、放鬆,使呼吸道變小,某些人呼吸道會小到使呼吸阻力上升,這時氣流速度增加,造成呼吸道組織震動,產生聲音,就是打鼾,若完全阻塞,就會造成睡眠呼吸中止。
陳靜慧說,有睡眠呼吸中止症者,因為睡眠時氧氣量不足,因此長期累積下來,發生高血壓、心律不整、冠狀動脈疾病、心肌梗塞、心臟衰竭、中風等心臟血管的比率將大為提高。
打鼾的人自己不會知道,通常要一起睡覺的家人注意,她說,打鼾是否嚴重到呼吸中止,可以從鼾聲來看,如果打鼾的聲音會突然靜止,之後又出現一聲很大聲的鼾聲,就很有可能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因為這表示氧氣溶度突然降低、二氧化碳升高,人體的機制迫使呼吸用力,衝破阻礙呼吸的肌肉,因而會突然有一聲很大的鼾聲。
此外,有呼吸中止症者,夜間睡眠中會反覆醒來、夜尿頻繁,晨起頭痛、口乾,出現睡再多也睡不飽的感覺,且注意力無法集中、記憶力不佳。
醫師表示,除了平常自我判斷,也可透過睡眠生理檢查儀判斷是否罹患呼吸中止症;患者可以透過手術或非手術的方法治療,其中配戴止鼾器是比較安全、無侵入性的,效果立即可見,適用於輕到中度的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