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謂的「關鍵照片」被電視政論節目公布後,頂著「揭弊英雄」光環的名嘴天天爆料,而立委也搭順風車,每天拋出勁爆話題,時興的「爆料文化」因歷任總統的多嘴,自爆從導彈到外交經援的內幕,助長了「帶頭爆料」的正當性,庶民也有樣學樣的認為,既然可以全民亂講,為何不能「非常光碟」?
當一個老牌「政論節目」近期主打政府弊案,使收視率大翻身後,卻意外觸發電視台資本結構爭議話題,在一陣擾攘後,筆者還是要問,政論節目是要提供朋黨化的名嘴舞台?還是讓揭弊英雄打老虎的競技場?或是發揮新聞道德與媒體自律精神,扮演社會守門人的角色?
當名嘴理直氣壯地說,隨便丟出十個議題,只要打中一、兩個就算成功,這種說法符合創投業者的投資十家公司,只要一家公司大賺就行,其他九家公司虧錢也無所謂的作法,這就令人不禁要質疑,揭弊的的目的是要大搞傳媒產業?還是監督政府?
難道當個揭弊英雄只要勇於亂槍打鳥,加上固定班底的十項全能名嘴齊聲唱和,就能還原弊案真相?爆料必須有禁得起檢驗的有力證據作為輔證,有確實證據就盡量爆,讓貪贓枉法者無所遁形,證據薄弱就要再查證,但沒有證據就不應拋出所謂的「合理推論」,立委也不能躲在言論免責權保護傘下,否則不但將為社會亂象火上加油,更嚴重傷害言論自由的真諦。
從泰勞暴動後,民眾看到的是檢調迫於社會壓力而被動辦案,國安局只想揪出「深喉嚨」,執政黨關心的是電視台有多少中資,但民眾要的是「給我真相」,而不是爆料後捍衛新聞自由與政府打壓的相持不下,使政論節目與揭弊立委、名嘴忽略了尋找弊案根源。
不過,如果捍衛新聞自由被傳媒產業當成掩護,言論自由被當成自律精神淪喪的護身符,言論自由與媒體產業積極尋找「只問立場,不問事實」的市場利基,新聞版面自然會充斥粗糙的立委脫口秀,這樣我們還能要求媒體保持言論中立與客觀報導嗎?難道這是社會大眾所要的言論自由與弊案真相嗎?鄭森(高雄市/碩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