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捐出遺體給醫學院使用」,七十歲罹患攝護腺癌末期的辜老先生,有一天跟不會講台語的阿強說出他的心願。
醫學系四年級的僑生阿強,打遍全台灣各醫學院的電話,但卻只得到一個答案:
「現在各個醫學院,都已經不缺大體了(病人死後捐贈的遺體,通稱「大體老師」)。」
「唉!天意難違啊!總之,謝謝你!」辜老先生雖然極度難過,仍感激阿強為他所做的努力。
「阿伯!您為什麼那麼想捐遺體呢?」
老先生望著天花板看了一會兒之後才說:「因為我想向佛祖祈求,能否把捐大體的功德,迴向給我的小兒子呢?」
「可是做功德有很多方法,為什麼要捐大體來迴向功德呢?」
「因為我家原本就不富有,而大兒子年初因為車禍死掉了,小兒子又患有精神分裂。我擔心等我死後,我太太年紀這麼老,恐怕也不能夠再照顧精神分裂的小兒子了。唉!」
兩人一起沉靜一會兒後,阿強突然高興地握著老先生的手說:「阿伯!我有預感,您捐大體的心意,佛祖早就已經知道,而且接受下來了,您的兒子一定會得到福氣喔!」
「真的嗎?你怎麼知道?」老先生半信半疑的問。
「因為我在香港時,曾聽一位西藏的高僧說過:『一個人的初心、跟願力才是最重要的,高僧還說並不是捐多少錢、或捐多少物資,就代表有多少功德。』」
「哦?」
「您決心捨身遺愛,而且已簽好同意書,雖然沒有醫學院有空缺,但佛祖一定早就收到您的心意了。」
「這樣就太好了!太棒了!」老先生高興地高高豎起大拇指。
隔天我問阿強:「你不是說因為你不會講台語,辜老先生不太想跟你說話的嗎?」
「我每星期都來做志工,幫他洗腳、做淋巴按摩,漸漸變熟以後,他才願意跟我這個小鬼說話的吧!」
「對了!這件事情,你有幫到你自己了嗎?」我問阿強。
「有啊!我終於體會到,以前我的父母親對我的關心,是那麼的深,深到我根本看不到底,卻誤會他們對我不夠好,還賭氣離開來台灣讀書。」
「你現在有改變嗎?」
「在陪伴辜老先生後,我感到很慚愧,已經打電話回香港,跟我爸媽道謝跟道歉了。」
「果然有幫到你自己。」
「不過,我爸媽竟然嚇了一跳,還說:『這真的是我們的兒子嗎?』」
「周老大,您的實習醫學生好優秀喔!請問您到底是怎麼教的呀?」護理長好奇地問。
「不是我教的,因為我規定醫學生,必須繳交一份作業叫做『幫助末期病人的時候,也幫助到自己的哪裡?』」
「可是醫學生有經濟能力,幫助病人完成心願嗎?」
「助人並不是靠有沒有錢,而是靠真誠助人的『心』,跟幫忙到底的『態度』,來成就心願的。」
「所以最初的那顆『心』,是最根本的依據嗎?」
「是的!別忘了當我們助人時,不管到最後有沒有達成『形式上』的任務,但那顆慈悲、卻又不忘初衷的心,才是最重要的喔!」
(本文作者為醫學博士、中山醫院緩和病房主任周希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