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教育影展全國徵文比賽優選──高中組走調的教育體制

教育影展全國徵文比賽工作小組/提供 |2007.12.17
541觀看次
字級

資訊化時代的來臨,各行各業都以十倍速求創新,才能得以生存,身為新世代的老師,擁有全新不同的教育理念。

這些老師們要如何把自己如顏料般的知識,渲染在學子腦中那張純白的紙上,成為學生的墊腳石,讓他們有更多的選擇能化成無數的夢想,並且能在這些夢想之上添加更豐富的色彩,使學生能依個別不同的風格,開創屬於學生自己的未來。

曾經轟動一時的法國名片《放牛班的春天》,內容描述一位新老師──馬修,如何改變一群頑劣學童的故事。馬修初執教鞭時,面對的是一群被大人世界放棄的學生,他們雖然非常好動不愛讀書,但他們卻對音樂非常有天分,於是在馬修老師的發掘後,用他所具備的音樂專長,改變他們過去一切叛逆的個性。

馬修老師雖然常被頑皮的學生整得團團轉,但他全心全意想當學生的燈塔,絞盡腦汁幫學生開竅、開發每個人不同的潛能,甚至背著院長,不理會無情體制的束縛;更運用自己音樂的專業,引領這些被大人們認為「無藥可救」的學生,走出充滿陰險的環境。

他帶領孩子離開圍牆禁錮如沙漠般的世界,放眼前進牆外如綠洲般的遠景,也因此成為孩子一生中最美好的回憶。影片中最大的反差在於輔育院院長的嚴厲管教,他崇尚「鐵的紀律」,倡導「不打不成器」,凡是調皮搗蛋者,一律懲處,校園儼然成為「人間地獄」。

從這部影片中,不禁要思考,老師對孩童影響的重要性。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在學校與老師學習的時間,多於在家中親子之間的教育,從小到大,影響我們最大的「重要之人」除了父母之外,就非老師莫屬。

如果這群學習力低落的「放牛班」學生,家長、教師不重視他們的學習價值,進而放棄他們,則這群學生很有可能因此失去美好的前途;到頭來,這群小孩也會自暴自棄,否定自己的能力,最後成為社會中問題的製造者。

反之,如果一位老師願意放下身段,花時間教導、輔導他們,讓他們發掘出自己的興趣、目標,並發揮其專長,且了解生存在世上的價值與意義,或許這群被大人冷落的「放牛班學生」,在未來離開校園後的人生發展,極有可能就此改變。

「鐵的紀律」是輔育院院長施行的法則,馬修老師漸漸的不苟同這種處理方式。在此,我們可以聯想到,今日資訊化社會逐漸以功利主義、升學導向掛帥,教育原有的方向與目的也逐漸變質了,現在的老師往往是「因『升學之材』而施教」,以因材施教為名,行能力分班之實。〈上〉

彰化縣溪湖高中高二二班 詹宏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