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設計經典100》飛盤Frisbee 1948年

積木文化/文‧圖 |2007.12.14
602觀看次
字級

發明者:瓦特‧佛德瑞克‧摩瑞森
              (Walter Frederick Morrison),美國人,1920年。
                瓦倫‧法蘭斯歐尼(Warren Franscioni),
                美國人,1917~11974年

材 質:聚乙烯塑膠(polyethylene plastic)

製造商:美國Wham-O玩具公司
 
1870年代,美國康乃狄克州一家麵包店的老闆兼麵包師傅威廉‧羅素‧福瑞司比(William Russell Frisbie),在用來裝派的錫盤下方刻上公司的名稱。康乃狄克州各地,包括許多大專院校都買得到福瑞司比做的派,其中也包括耶魯大學的學生。據說是耶魯的學生最先把空的派盤拿起來丟著玩。

1947年,美國新墨西哥州發生飛碟墜毀事件,引起全國一陣飛碟熱。1948年,住在美國加州,從事建築業,熱中於研究飛碟的摩瑞森跟友人法蘭斯歐尼合作,設計出一個外型與飛碟十分相似,可以在空中丟來丟去的塑膠盤,並取名為「飛碟」(Flying Saucer)。

1955年,摩瑞森把飛碟的設計賣給Wham-O玩具公司(Wham-O玩具公司曾推出的知名玩具包括呼拉圈、噴水槍和超級球)的兩位老闆科那爾(Rich Knerr)和梅林(Arthur "Spud" Melin)。兩年後,第一只飛盤「冥王星盤」(Pluto Platter)問世。

科那爾在到長春藤聯盟的各大名校替公司做巡迴宣傳時,有學生告訴他討論丟派盤的運動在校園裡已經風行很久,學生們稱之為「frisbie-ing」,這給了科那爾靈感,於是,改以「Frisbiee」作為飛盤的註冊商標。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