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信仰M型化 反映民之所欲

 |2007.12.12
682觀看次
字級

媒體報導,民間廟宇產生民俗宗教M型化現象,廟宇規模愈大,香火愈旺,規模小的廟宇,香油錢不如往年,而信眾答謝神明的金牌,隨著金價高漲及收入減少,數量與重量隨之縮減。

以民俗宗教角度來看,這可從人的行為與心理詮釋。台灣民間相信「窮算命,富燒香」都是「轉運」的方法,就其行為來看,是藉著算命「指點迷津」,藉燒香「答謝還願」。

不論算命或燒香,目的都在尋求「安頓身心」的方式,差別在於人會因經濟資源,衡量宗教行為所帶來的「效益」有多大,到廟裡燒香求籤、向神明問卜,是「成本最低」的方式,而且到廟裡燒香還能祈求神明庇祐或掃除霉運,甚至改變運勢。

但如今出現宗教M型化現象,追究原因無非是「政治影響內需經濟,導致民眾謀生困難」,一般民眾在無力改變大環境下,最積極也是最消極的方式,就是到靈驗的大廟燒香拜拜,祈求好運、擺脫厄運,使小廟香油錢減少,也因經濟問題使得「答謝神明」的金牌縮減。

筆者在數年前世道最差時觀察發現,台灣民眾該年安奉太歲的比例相當高,反映了民心惶惶,與其說是安太歲,不如說是「安心」,甚至是民眾藉著安太歲祈求「政黨惡鬥稍停,回歸經濟民生」的潛意識期望。

俗話說:「十年一運,好壞照輪。」不過,從現今燒香拜拜的民眾只是卑微地求世道平安,而非善男信女答謝神明的差異來看,政黨惡鬥與經濟凋敝的「歹年冬,厚瘋人」噩夢並未消失,透過宗教民俗忠實的呈現與反映,但是「不問蒼生問鬼神」的政客,可曾從鬼神得知「民之所欲」?

池魚(高雄市/漁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