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星雲大師學管理】 宗教交流 共結美好因緣(上) 文/如常法師 |2021.12.12 語音朗讀 152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佛光山的行腳托鉢走遍大街小巷,各地佛教道場、宮廟神壇盛情歡迎,讓大師心裡想「眾生無邊誓願度」,佛教應該友好接納神明。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大師受北港媽祖廟邀請為媽祖信徒宣講佛法,甚至創作了一首《媽祖紀念歌》,這是大師與百年媽祖廟結下的美好因緣。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佛館落成開館,星雲大師即定下冬季的第一個指標性盛事,那就是「世界神明聯誼會」。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文/如常法師 二○一一年十二月廿五日佛館落成開館,星雲大師即定下冬季的第一個指標性盛事,那就是「世界神明聯誼會」。至今十年來,「世界神明聯誼會」在每年的館慶之日登場,我想這是史所未見的聯誼方式。大師尊重朋友 歡喜神明護持 世間有各種聯誼,然而宗教上,在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猶太教、儒教之間,是否可以超越信仰進行聯誼呢?為什麼要辦世界神明聯誼會?從大師與神明的親近、神明與佛光山的關係、佛館舉辦世界神明聯誼會的因緣這三個面向,可以體會到大師多層次的用心。大師曾經憶述自己的童年,在還不認識釋迦牟尼佛前,就與外婆拜過很多宮廟;來到台灣後,對於諸多神明與住持朋友的護持,他無限感激,更對台灣民間信仰充滿了好感。大師說過這樣一段話:「我這一生與佛陀結緣得早,成為佛子之後,經過了七十多年研修的歲月,自覺對佛陀有深刻的認識,因此我誓願盡形壽要為佛陀、為信仰奉獻。但是佛教徒雖不皈依諸天,也不應排斥神明,對於諸天護持佛法、護佑眾生的義舉,反而應該心存回饋,給予尊重禮敬,何況拜拜和皈依不同,拜神明是對朋友的尊重,皈依佛陀則是終身的信仰。」大師受邀宣講 創作紀念歌曲大師結緣最深的,是台灣的百年老廟。六十多年前,大師受邀前往宜蘭雷音寺駐錫,常常在城隍廟、王爺廟的門口,點起了一盞照明之燈,就開始講經說法。五十年前,讓大師印象最深刻的是北港媽祖廟,當時受邀為成千上萬的媽祖信徒宣講佛法,甚至創作了一首《媽祖紀念歌》,這是大師與百年媽祖廟結下的美好因緣。而近四、五十年來,佛光山的行腳托鉢走遍大街小巷,各地佛教道場、宮廟神壇的盛情歡迎,讓大師心裡想著,「眾生無邊誓願度」,神明也是十法界的眾生之一,佛教應該友好接納。佛教包容神明 我們是一家人大師舉辦世界神明聯誼會的第二個歷史因緣是,從佛光山開山至今五十多年來,常有信徒抬著神明來大雄寶殿拜佛,他們說:「是神明叫我們來佛光山朝山的,佛光山代表佛教,佛教包容神明,我們是一家人。」歷史淵源在時間之流裡促成了世界神明聯誼會的舉辦,而空間場域之所以選在佛館,是因為二○一一年開館時,就有三十六尊媽祖要來拜大佛,大師心想,佛館的空間開闊、平坦,更有一尊大佛,非常適合各宗教的交流。每個宗教的聖人都各有耶誕節、佛誕節、孔誕節,大師想神明有什麼共同的節日呢?所以就訂在十二月廿五日這一天,邀請所有神明一起來過「聖人節」。大師希望人們了解:「世界上的宗教,雖然各有信仰的對象,但無論是耶穌、穆罕默德、孔子或是地方神祇,都是源自於人的心,只要信者心中認定的就是最好。例如,你相信天公,天公就是最崇高;你相信土地公,土地公就是最偉大。我們不必以心中認定的『本尊』,去排斥別人的信仰,宗教之間相互融和,和平共存,才能不失其追求真善美的本質。」 (待續) 前一篇文章 【法同舍】 相信自己的勇氣 下一篇文章 【 朗朗晴空】 要爭氣 熱門新聞 01奉行四給 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2025.10.3002【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2025.10.3003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3004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2025.10.3005【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2025.10.3006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2025.10.3007燕子口堰塞湖消失 台8線開放通行 2025.10.3008推廣兒童歌仔戲 鄉村巡演明開跑2025.10.3009習川會今登場 台海議題受矚2025.10.3010以控哈瑪斯違反協議 再空襲加薩2025.10.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修行在人間】佛心的慈視6【人間行者心】義工中的義工心培和尚法音宣流 《六祖壇經》的修行觀【晨齋語錄】正確觀念【人間行者心】以筆為燈以心續願 重走傳燈之路談經典之鑰 肯定我是佛 作者其他文章【向星雲大師學管理】 花樹鳥獸 悠遊佛館天地【向星雲大師學管理】 我和大師的因緣三部曲(下)【向星雲大師學管理】 我和大師的因緣三部曲(上)【向星雲大師學管理】 春天歡喜的節慶 國定佛誕節(上)【向星雲大師學管理】 心的旅程 夜宿博物館【向星雲大師學管理】 每一個名字 都啟動了善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