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袋鼠的外型猶如大型絨毛玩具。圖/網路
文/木易
澳洲大陸擁有很多獨特的動物,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袋鼠和無尾熊。此外,還有很多罕見、特別的有袋動物,其中一種就是和平日所見袋鼠不同的「微笑天使」樹袋鼠。
早產胎兒存活率不高
常見的袋鼠,是指袋鼠科中,體型最大的幾個物種。其實,「袋鼠」涵括一大族群。一般而言,有袋動物是發育不完全的動物種類,形同人類的「早產」兒,所以出生後,需要在育兒袋中繼續發育。
母袋鼠的育兒袋中,一共有4個乳頭,兩個是高脂肪,兩個為低脂肪。通常,母袋鼠每胎可產3至4隻袋鼠仔,一出生後,即要入袋餵養,食用低脂肪乳水,但最後每胎最多也只能存活2隻。
在澳洲草原上到處蹦跳的袋鼠,出生時體型非常小,大約只有1粒花生米那般大,但長大為成年袋鼠後,身高可達2.6公尺,體重50公斤。
天生自帶微笑和蠢萌
「樹袋鼠」長得很袖珍,也非常稀有,以致歐洲人於1872年,在澳洲首次發現這種新奇的有袋生物時,立刻被這種天生自帶微笑(就連睡著後都保持笑容),身體毛絨絨,超級蠢萌的「卡哇伊」動物萌翻了。
樹袋鼠與大袋鼠相同,都具有又長又粗的尾巴,用來保持身體平衡,兩者最大不同處,是樹袋鼠主要生活在山區之中的樹木上,只有少數幾個物種,棲息在低地的樹上。
胃有酵素能分解樹葉
樹袋鼠的主食,是樹葉和果實,但穀物、花朵、樹皮、樹汁、鳥蛋及雛鳥……等也能接受,所以是雜食性動物。牠們的牙齒,適合撕開葉子,而非切成小段。胃部很大,胃裡面的細菌,可以幫助分解植物纖維。
目前,樹袋鼠屬下的物種,已知道的有:多麗樹袋鼠、古氏樹袋鼠、金披風樹袋鼠、灰樹袋鼠、盧氏樹袋鼠、班氏樹袋鼠、熊形樹袋鼠、皂樹袋鼠、白腹樹袋鼠、史氏樹袋鼠、赤樹袋鼠、Dendrolagus stellarum等12種,但其中有些種類已列入瀕危物種。
造型像大型絨毛娃娃
樹袋鼠,英文名Tree kangaroo,獨特呆萌的外觀,長得像是袋鼠、狐猴、無尾熊、猴子、棕熊的混合體,身體比一般袋鼠更加毛絨絨、圓滾滾,就如同會跑跳的大型小熊絨毛娃娃。
樹袋鼠主要分布於澳洲昆士蘭州極東北區、附近島嶼與紐幾內亞的雨林,壽命最長可達27年。雌樹袋鼠的腹部,有一個小袋,剛出生的小樹袋鼠,會立刻爬到育兒袋內,繼續發育12個月才能長大。
目前,還無法得知野外樹袋鼠確切的存活數量,不過,由於樹木大量被砍伐,棲息地被大量破壞,加上採礦、石油開採,及食肉動物和人類捕獵(尤其紐幾內亞當地的土著,還會帶著狗跟蹤狩獵牠們),導致樹袋鼠的數目大量減少,而被列為瀕危物種。
在樹上行動力超矯捷
每隻樹袋鼠的毛色及外觀都顯著不同,頭部及身長約41~77公分,尾巴長40~87公分,平均體重14.5公斤,雌性身軀較細小。前肢強壯,適合攀樹。腳稍短及闊,有很長的爪,腳掌具彈性,都是適合抓樹的特徵。
樹袋鼠在地上行動時,顯得很緩慢及笨拙。牠們會以行走的步伐及笨拙的跳躍方式來運動,並會將身體向前傾,以便平衡重重的尾巴。但當牠們爬回樹上時,動作卻十分靈活敏捷。
樹袋鼠會以前肢抱著樹幹,並以強壯的後肢跳躍來攀樹,是飛躍的能手,跳躍能力驚人,甚至可以從一棵樹,跳躍到距離9公尺遠的另一棵樹,更可以從18公尺高的樹上,跳落地面而不造成傷害。
多麗樹袋鼠 每胎產1仔
多麗樹袋鼠又稱「里亞樹袋鼠」,是體重最重的樹棲有袋類動物,體重可達20公斤。
多麗樹袋鼠只生活在紐幾內亞中部的熱帶雨林地區,海拔600~4000公尺之間。牠全身長有濃密的棕色皮毛,耳朵黑色,尾巴比身體還長,顏色淺棕,四肢有力,體型敦實矮胖。在熱帶雨林中,動作相當靈活,擅長攀爬跳躍。白天常聚集小群在樹上休息,夜晚才獨自覓食,而且只吃花草、種子。
雄性的多麗樹袋鼠,會用喉嚨和胸部摩擦樹幹和樹枝,通過腺體分泌的香味,顯示身分和畫分領地。雌性多麗樹袋鼠,每次產1隻袋鼠仔,小崽會在育兒袋中生活10個月,才會離開母體。
黑樹袋鼠 天生爬樹高手
黑樹袋鼠體長和尾長差不多,重8公斤左右。全身的毛都是黑褐色,僅喉嚨、下巴略帶白色的針毛。前肢和後肢的長短大體相等,腳掌粗糙,而富有顆粒,且生長著強大而略彎的爪,握力很強,有利於沿著樹幹上下攀援。
其尾巴像地棲袋鼠一樣又粗又長,但整條尾巴從前到後,粗細大體一致,尾巴下面的毛甚少,甚至完全赤裸,非常利於緊緊盤握樹枝,且當其在樹上行動時,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
赤樹袋鼠 大袋鼠同宗
赤樹袋鼠主要分布在紐幾內亞的休恩半島,與大型袋鼠有相同祖先。牠們在地上行動很緩慢,但強壯的前肢、長爪、腳掌具彈性,是十足的爬樹高手。赤樹袋鼠因被人類獵殺及失去棲息地,已被列入瀕危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