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事件發生時,我大概是第一批看見的人。前陣子,有個同校的學妹在網路社團上販賣耳環,貼文下有個男生留言,標記他的朋友來看貼文,並表示「這個大頭貼好凶」。我檢視了一下,發現學妹的大頭貼,是一張好看的比基尼泳裝照。圖/泱汀
文/謝瑜真
這個事件發生時,我大概是第一批看見的人。前陣子,有個同校的學妹在網路社團上販賣耳環,貼文下有個男生留言,標記他的朋友來看貼文,並表示「這個大頭貼好凶」。我檢視了一下,發現學妹的大頭貼,是一張好看的比基尼泳裝照。
後來,那名男性的留言引來撻伐,但他本人與朋友不承認自己的性騷擾意圖。事件愈滾愈大,上了新聞,學妹的臉書被鋪天蓋地的留言襲來,有些支持也有些嘲諷批評,到後來我不敢再看。
「只不過是一句話而已。」也許很多人,包含留言的當事人都是這麼想的吧。但僅僅是一句話,也會對人產生影響的。在網路上說出的言語,有時會讓人以為並不算數,因為螢幕就像櫥窗,那層隔閡讓人擁有錯覺,以為裡面的人聽不見,但是,裡面的人並非櫥窗人偶,你所處的依然是現實世界。
說實話,我也喜歡看自己覺得漂亮的女生,但她們不是只供觀賞用的洋娃娃,人們的留言她們都看得到,也感受得到。我不明白,為什麼連在路上擦撞到人都需要道歉,而在網路上冒犯他人就不需要呢?
後來我發現,在原本那篇拍賣的貼文下,學妹默默地更新留言:「所以有人要買耳環嗎?」我猛然想起,啊,那些本來是主角的耳環,已經被遺忘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