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這些都不是《無米樂》的重點,可是我想說的是,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將這些小朋友拍得如此靈動可愛,而由片中這些小動物的呈現方式,我可以感受到紀錄者的童心童趣,尤其是他們真心熱愛這片土地,以及其上萬物的感情。也因此,雖然這些小角色們的出場時間極其短暫,但對我而言,卻也是很珍貴的畫面!
此外,我喜歡崑濱伯爽朗豁達的笑聲,聽他風趣地講述著身邊大大小小的事情;我喜歡聽崑濱伯二胡所迴蕩出來的樂曲,原來音樂與人真的可以是一體;我喜歡崑濱嬸的碎碎念,看著她笑罵著透早就已經在門外拍攝崑濱嬸家起身亮燈的紀錄者;我喜歡煌明伯滿身是汗時仍能笑彎了眉毛繼續說著話,這是我個性當中所沒有的堅毅;我喜歡文林伯再三依著水牛躺在泥漥裡打滾耍賴的那分疼惜……太多的喜歡讓我不知該如何表達內心的感動,只能一遍遍地自省,並承諾更加珍視眼前的一切。
觀賞完《無米樂》之後,心中充滿了感謝!感謝顏蘭權與莊益增兩位導演所記錄下來的《無米樂》,讓我能吸取到如此積極卻又豁達的人生觀。過去幾年來,我總感覺自己已經看不到未來,亦無法對大環境抱持任何希望,但是《無米樂》裡頭所帶出的毅力與開朗讓我深刻反省,當這些長輩於烈陽下揮汗並樂天知命的同時,我是不是也該振作精神,努力,並且微笑?
不過要改變卻也沒有那麼簡單。也許過個幾天我又會開始把「未來是沒有希望的」掛在嘴邊,也許我又會頻頻嘆氣、笑不出來。然而我深信《無米樂》卻可以時時提醒我,台灣存在著如此的可敬可親的長輩,而我又應該以怎樣的態度面對人生,對這群農人們的自然、率真、辛勤、刻苦感到印象深刻,時而對影中的老夫老妻間的對話感到有趣,時而對他們的抱怨有同感、或偶有遺憾和不捨,也知道了民國六十年代以前農業概況,和目前台灣農業所面臨的一些問題,同時對自己所食的稻米也更懷有一份尊重和感激之情。?軠下?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