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開南商工高三孝班 劉祖源
沒有情節,不傳達特定的訊息,也看不出想達到什麼目的,感
覺就好像是有人買了新攝影機到鄉下去玩,順手紀錄下當地農人的
生活一樣,那麼自然。
無米樂帶給我的感動並不來自於熟悉的過往,反而是諸多新穎
的感觸。我父親、母親兩邊的家族中,士農工商軍公教的行業別裡,
恰巧獨缺務農的親戚。所以當我看到伯伯們整地、犁田、插秧、除
草、施肥、灑藥、收割、曬穀等種種過程,以及煌明伯彈棉被的過
程,對我而言都是鮮明且十分震撼的。
記得之前曾與家中商量去那裡打工的事情,其他人笑笑說:「妳
做不來這種工作的,也許一天兩天好玩是可以,但長期妳是沒辦法
的。」當時我心中頗不服氣,覺得他們太小看我了。
但這次看到煌明伯直接脫下內衫擰汗、看到崑濱嬸時時刻刻在
農務與家務間打轉,我承認,只會念書、做實驗、敲電腦鍵盤,或
寫實驗紀錄簿的我,確實吞不下那一碗碗的苦湯。我選擇了一條比
較容易的路,還不時要哼哼唧唧地說自己很忙很累,卻始終沒看到
真正很忙很累的從來就不是我。
另一方面,我並不是真的不知道犁田插秧乃至於收割曬穀等種
種過程(不過彈棉花倒真的是第一次),應該這麼說,這部紀錄片
幫助我讀出了人與稻田以及人與稻子之間的感情。我想,這不僅是
因為崑濱伯、崑濱嬸、煌明伯與文林伯確實對土地有著深厚的情
感,而顏蘭權與莊益增兩位導演,也很誠懇而自然地為他們呈現出
這份情感,所以在鏡頭前的我們才能如此真切地感受到原本隱藏著
的愛。
而整部片子最讓我感到肅然起敬的是,崑濱伯在農忙過程中還特意時
時做筆記,他一筆一畫仔細地記錄著那天施了什麼肥、灑了什麼藥,
如此年復一年。於是前年、去年的紀錄變成了今年的參考資料,而今
年的又成為明年的依據……片中每次出現他坐著寫字的身影時,我都
打心底地佩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