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手作「生活布書」。圖╱人間社記者李生鳳
高雄市旗山區護智服務據點長輩們,帶來活潑可愛的「拐杖舞」。圖╱人間社記者李生鳳
【人間社記者李生鳳大樹報導】二○二一年第一屆「非藥物介入」優良教案頒獎典禮暨社團法人中華護智協會各服務據點聯合成果發表會,三日於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五觀堂舉行,由國家衛生研究院主辦、中華護智協會承辦、高雄醫學大學協辦,活動頒發優良教案,並慶祝中華護智協會成立五周年,以及各服務據點成果展示和特色演出等。其中,佛光診所組長如蓮法師獲得優良教案優等獎。
中華護智協會理事長楊淵韓醫師致詞表示,在全台推動「AD─8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到目前研究顯示有百分之十三為異常,這些都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失智症患者。
世間無常 自覺帶來改變
此次優良教材徵選,透過中正大學、高雄醫學大學、旗山醫院及相關領域的醫師和專家評選,希望發掘出優秀教案,並運用於社會大眾。發表會以實際演練展現教材施作方式,活動結合人文、醫學與慈善,讓大家看到長輩在教材的輔助下,如何展現活力。
「全世界都受到疫情影響,彰顯世間無常,疾病其實在發作前早就潛伏已久。」國際佛光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表示,過去大家不知道什麼是失智,聽老人家到處說家人沒給他飯吃、不孝順,以為家庭出現問題,實際是老人家自己不記得了,諸如此類更影響到家庭和諧。佛教重視心理層面,透過佛法自覺與改變,感謝很多醫生帶著義工協助,減輕老人家在生活上的不適,透過教材運用,為長輩帶來幸福感。
國家衛生研究院代表吳其炘博士說,醫生看診開藥給予治療,但更重要的是注意到沒看見的部分,現今成立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希望從中發現更好的方法。高雄市衛生局長照中心主任李素華表示,隨著老年人口增加,失智人口愈來愈多,政府大力推動失智照護,現在高雄有九個共同照護中心、五十二個社區服務據點。
優良教案頒獎首獎黃聖祐和施懿真,優等獎佛光診所組長如蓮法師,傑出獎趙悟佑、張貽謦。隨後慶祝中華護智協會成立五周年,會中特別準備大蛋糕,由慈容法師和楊淵韓代表切下蛋糕,和在場長輩分享五周年的喜悅。
創意表演 充實長者身心
接著是各服務據點的特色演出和展現創意造型,老菩薩熱誠和活力不輸年輕人,場外有各項手藝、書法、生活布書展出。團體組獎項第一名暨最佳造型獎:高雄市大樹區護智服務據點「內山姑娘要出嫁」;第二名暨最佳默契獎:前金區護智服務據點歌仔戲和繞口令;第三名暨創意表演獎:旗山區護智服務據點「拐杖舞」;第三名:岡山區仁壽里C級長照巷弄站大合唱和非洲鼓;最佳動力獎:台南市家庭照顧者互助家園太鼓表演;表現優異獎:高雄市小港區護智服務據點音樂律動;「生活布書」個人競賽優勝獎:前金區陳敏華、大樹區楊黃珠、旗山區鍾高月英、小港區張秀枝、岡山區李勢津。
台南市家庭照顧者互助家園的劉延,因照顧摔斷頸椎的先生,在龐大身心壓力下導致睡眠障礙,自去年十一月加入課程後,使她身心充實,也不再需要服安眠藥,「感謝透過課程,讓我這樣的照顧者有個喘息的空間」。岡山區仁壽里C級長照巷弄站的陳秀華今年甫加入課程,她以動態課程為主,每天都期待著上課,非常開心,直說覺得體力有變好了!
與會者有高醫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呂佩穎、衛生福利部旗山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蔡松年、高雄市失智症協會理事長李建勳,以及佛光山慈善院院長依來法師、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中華護智協會執行長妙僧法師、旗山禪淨中心監寺慧專法師、岡山講堂監寺慧炬法師、普賢寺監寺知貫法師、大慈育幼院院長蕭碧涼等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