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同舍】 死不怕,怕痛

文/妙凡法師  |2021.12.05
1841觀看次
字級

文/妙凡法師 

早上,和佛陀進入舍衛大城乞食時,有幾位村民已經在路邊恭敬等候,其中,一位老婦人神態安詳、微笑合掌,佛陀經過時,慈悲的慰問她,只見老婦人點點頭,眼中泛淚的跟佛陀道謝。阿難回頭看看我,我們相視一笑。

回到祇園用過餐後,我到池塘附近打掃,先是拔掉周遭的雜草,接著用竹網把水裡的樹葉撈起來,清澈的水池讓游來游去的魚兒們清晰可見,正看得入神,阿難的聲音從背後響起:「羅睺羅。」

看到阿難,我興奮的說:「阿難你看、你看,咱們池裡的魚長大了。」

阿難點點頭,笑說:「好大的魚,水池打掃得乾淨,藍天白雲都映現其中。」

我開心的說:「這必須的。對了,今天我們托鉢遇到的那位老婦人,終於沒有哭哭啼啼了。」

老婦人的兒子前些時候因病往生,老婦人心裡放不下,拜託佛陀讓他的孩子再復活,慈悲的佛陀答應她,只要她可以在沒死過人的家庭裡,要到一支吉祥草給孩子食用,孩子就可以活過來。老婦人後來挨家挨戶的尋找吉祥草,但沒有一戶人家不曾死過人,老婦人驀然驚醒:死亡是人人必經的過程。

阿難說:「愛別離苦,捨不得,是人之常情,希望她慢慢放下心裡的執著、痛苦。」

這時一陣微風吹過,幾片葉子從樹上飄然而落,清風、落葉、流水,讓人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幸福喜悅,清涼舒適,大人世界的紛擾吵雜,彷彿止息於祇園之外。

突然,我心中一動,問:「阿難,你會怕死嗎?」

阿難想都沒想,說:「面對死亡,過去的記不得,未來的又還沒到,我沒經驗,實在不好說。」阿難停頓了幾秒,接著又說:「但是,佛陀開示我們,人有生老病死,物有成住壞空,心念有生住異滅,死亡是一種轉換,一種休息,一個新的開始,也沒有不好。」

人人都會死 ,所有我喜歡的人,有一天都會離開我,我也會離開大家,遲早我也會面對愛別離苦。我不解的問:「為什麼人都會死?不能一直一直活下去?」 

阿難說:「羅睺羅,世間因緣和合,一切人事物,都是流動、變化(空)的存在(有),沒有現狀,就像潺潺流動的流水,從未停止。活著的我們會經過老病、死亡,再從新生開始,如此周而復始。」

我說:「老病死生,死亡是生命的重生。」阿難說:「好比太陽下山了,明天早晨一樣會再升起;日出晨光固然美麗,夕陽也無限美好,生死不都是一樣嗎?」

聽完阿難這一番解說,我感覺生命、生活、生死就像一幅美麗的圖畫,有四季流轉的景色風光,也有日出日落的滿天彩霞,各自精采。面對未知的死亡,好像也沒有那麼讓人難以面對了。

我說:「話說回來,現在想什麼、做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阿難說:「是的,你每天做什麼,想什麼,會決定你的未來;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惡緣也會慢慢轉化成善緣。現在就是未來,三好就是消災。」

突然,阿難似笑非笑的看著我,感覺不太妙,他說:「羅睺羅,你會怕死嗎?」

還好我上回聽過波斯匿王向佛陀請教過這個問題,借來用一下:「死不怕,怕痛。」緣起的世間,冬天來了,春天就不遠了。

(參考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佛陀本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