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上的「可可西里」,被譽為南北極之外的「世界第三極」,不但是野生動物的樂園,也是青藏高原珍稀野生動物基因庫,在自然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科學研究和生態探險旅遊……各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科研和生態價值。圖/沈海濱
文/沈海濱
位於青海的「可可西里」,蒙語意為「美麗的少女」,為中國最大的無人區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態環境保存最完整的地區之一,更是目前中國面積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動物資源最為豐富的自然保護區之一。
可可西里氣候嚴酷,自然條件惡劣,人類無法長期居住,被稱為「生命的禁區」。正因為如此,給高原野生動物創造了得天獨厚的生存條件,因而成為「野生動物的樂園」,也讓可可西里於2017年,列入全球第51處「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名錄………
極端環境生態更豐富
可可西里地處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在4600公尺以上,當地湖泊眾多,據統計,面積大於1平方公里的湖泊就有107個。 據科學家多年觀察,這裡哺乳動物有29種,其中11種為青藏高原特有,鳥類53種,爬行類1種,魚類6種。
區內高等植物有102屬,202種,其中青藏高原特有種84種,占全區種類的41.56%。可可西里全區的特有生物種類,不但是中國的珍稀動植物,而且為世界上所矚目,在學術上和自然保護上均十分重要。
藏野驢奔跑在草原中
看似蠻荒不毛之地的可可西里,是一塊神祕的地方,這次我隨著青藏鐵路列車走進可可西里,得以一睹其真實面貌。
我們翻越唐古拉山後進入可可西里,看到蛛網般密布的溪流,遙遠的雪山冰川,及一望無際的高原草場,卻幾無人煙氣息。如果不是青藏鐵路、青藏公路和沿路的輸電鐵塔,以及護路工人的辦公屋舍,幾乎看不出有人類活動的痕跡。
正在欣賞可可西里壯闊的風光,車廂裡突然一聲大喊:「藏野驢」,旅客的眼睛「刷」的一下,幾乎同時轉了過來,果然,有3頭藏野驢在草原上奔跑。車廂裡頓時興奮起來,照相機的鏡頭紛紛瞄準這幾頭藏野驢,我先下手為強,把牠們抓進我的鏡頭。
可愛藏羚羊一度瀕危
過了一會兒,又有幾隻可愛的藏羚羊闖入我們的鏡頭,車廂裡又是一陣人聲鼎沸。我們終於和可可西里的野生動物不期而遇,那種興奮是不可言喻的,但心中,更期待能見到野犛牛,甚至高山才能見到雪豹、西藏棕熊、高原雪兔、藏原羚、黑頸鶴、岩羊、狼……
前些年,由於偷獵猖獗,藏羚羊等野生動物幾近瀕危,建立保護區後,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在青藏列車上見到藏羚羊,已經不是很僥幸的事。聽說春天是藏羚羊的繁殖期,牠們非常活躍,一個下午,我們先後看到近百頭的藏羚羊和其他的野生動物,算是大飽眼福了。
人車停等動物過通道
走進可可西里,每個人都會感受到這裡生態的脆弱和生命的美麗,每個人都在自覺地珍惜這裡的動植物。在與公路並行的青藏鐵路旁,大部分地段每隔5~8公里,就有一個專設的「動物通道」,旁邊更豎立著「動物通道,禁止鳴號」的警示牌。
藏羚羊在產羔期有遷徙的習性。每當藏羚羊等動物通過時,汽車司機都自覺地停下車,讓動物們先通過。在平時,雄性藏羚羊一般都是成百上千的結成一大群,在荒原上自由奔跑,閑適地邊走動邊吃草,而雌性藏羚羊帶領著自己可愛的孩子們,成群結隊地漫步於河邊湖畔安詳地覓食。
可可西里擁有獨一無二的自然景觀,尤其藏羚羊及相關環境保護問題,引起了社會各方面的重視,現已是探險者和科研者的天堂。
對探險者的高度考驗
歷史上,也曾有人前往可可西里「無人區」探險,可是在這片高山、湖泊、草原和野生動物的荒涼恐怖之地,探險者不是因為缺吃,就是因為迷失方向,很少有人生還,直到近些年,這塊美麗、神祕之地的面紗才被逐漸揭開。
可可西里有許多奇特的自然景觀,如山谷冰川,地表凍丘、凍帳、石林、石環、多彩的高原湖泊,鹽湖邊盛開朵朵「鹽花」,以及冰川下熱氣蒸騰,水溫高達91℃的沸泉群等,組成了特有的旅游資源。烏蘭烏拉山末端長達2000公尺的海相侏羅系剖面,對於開展地質、古地理、古生物等科學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