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苓子
爸爸五十多歲即發現罹患糖尿病,開始長期吃藥的日子,過不了幾年高血壓來報到,沒多久膽固醇也不遑多讓自動加入。這調皮搗蛋的三高兄弟,讓爸爸的眼睛因白內障及視網膜病變陸續開刀,長年吃藥導致慢性腎衰竭,從新陳代謝科、眼科、家醫科、心臟科,最後把爸爸交到榮總腎臟科醫師手中,這一交就是快二十年。
八十多歲的爸爸不服老,姐妹倆好說歹說請他清晨散步拿拐杖輔助,湖南騾子脾氣的他嫌難看,大聲說:「軍人拿什麼拐杖!」結果一個腳沒力,摔得手腳全是傷。隔天正好是每個月回診的日子,我跟醫師說明前因後果,醫生放軟語調:「伯伯,年輕的時候拿槍桿保衛國家,現在年紀大了就拿拐杖保護自己,好不好啊?」醫生說的話就是很受用,爸爸從此出門散步拐杖不離手。
每次看診前,需先抽血做一系列的檢驗,醫生再依據各項檢驗數值調整藥量。爸爸一坐到醫生面前,就聽到他親切地問候:「望芳,精神不錯喔!很好很好,我來看看血糖、血紅素、肌酸酐……不錯不錯,控制得很好,腳也沒腫,就照這樣保持下去沒問題的。」每個月聽著醫生爽朗的保證,總是令人感到心安。
腎臟科的病友居高不下,早上的門診可以從早上九點看到下午三點,有時還看不完,輪到爸爸已快十二點。這時,只見護理師在醫生耳邊低聲說話,然後就聽到醫師正氣凜然地說:「這些老兵伯伯,每個月掛幾號就等幾號,從來沒有嫌等太久,他們有些人等了一輩子還回不了家,誰比較久?誰來說都一樣,不能插隊,按照掛號順序來。」我看見爸爸的眼眶紅了,手微微地顫抖,醫者醫心啊!
醫生對病人說過的話他可能早已遺忘,但病人家屬卻永誌於心。在與疾病的長期抗戰中,醫生的話等同暗黑海面上燈塔的那道光,溫暖又明亮,指引迷途的船隻靠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