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逃漏稅大戶假借立委助理名義,申請公務證經公務門出境事件。
筆者相信這種限制出境的人可輕鬆出境,並不是第一次,而內政部對此「漏洞」,只是歸咎並無即時連線,把問題看得太簡化,忽視未對「公務接待通行證」嚴格把關,更不容小覷的是,立委助理證的「威力」竟可打通關節、突破防線。
儘管立委與助理極力釐清助理證發放的問題,不過,從這個事件可發現,只要打著立委名號,竟可以暢行無阻,這種情形更經常出現在我們生活周遭,尤其是「立法院停車證」氾濫,讓許多違規停車者可規避警察取締。
這些都顯示「立委」權力似乎無限大,而有心人可藉立法院「狐假虎威」,對逃漏稅大戶輕易出境的漏洞,內政部只要修改電腦系統就能防堵,但最嚴重的問題是,台灣到底還有多少人打著「立法院」及「立委助理」的幌子鑽法律漏洞呢?
子韜(高雄市/研究生)
報載魏姓男子持立法院知會航警的「臨時迎送賓通行證」,騙過警察,將欠稅千萬元而遭限制出境的顏姓男子(聲稱曾任立委助理),從桃園國際機場「公務工作門」送出國;兩個多月後,顏姓男子在持假護照入境,被移民署查獲,才抖出假扮國會助理通關的過程。
這顯示出入境管制出現嚴重漏洞,究竟是立法院發證浮濫,還是航警人員怠忽職守,甚至是否有內神通外鬼,檢警必須查清楚,因為若有人利用此一管道挾帶毒品、爆裂物、槍枝等違禁品上飛機,乘客的安全豈不沒有保障?萬一發生劫機事件,後果將不堪想像。
內政部長李逸洋說要檢討,的確,出境者在航空公司辦理登機證時,未與證照查驗系統連線,登機時也沒有再次證照查驗,這兩個漏洞是台灣出入境制度長年制度缺失。
期待主政者不要只有追究航警局與移民署的責任,甚至互踢皮球,應立即提出改善方案,要各機關單位做好驗證與聯繫,防堵漏洞。
黃昌彬(花蓮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