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有一位教育家過世,媒體卻沒報導,筆者也是無意中看到某平面媒體報頭下的訃聞才得知,此人就是在民國八十一年把親手創立的勤益專校,捐給政府的張明將軍。
筆者把張明先生提出來,是心中對國內近十年來種種辦學的怪象,有很深的感慨。張明偕同夫人王國秀女士把勤益捐給政府時,是校務正常且有盈餘,不是破爛攤,而同時期此種在威權體制下的將官興學者還有許多,但沒幾年就爆發家族爭校產,或投入房地產發財,也就是說當時辦學校幾乎是一部印鈔機擺在面前,但張明卻仍以樹人為志,不但在當時難得,今日更是罕見。
在政府開放私人興學後,國人想必也在媒體上看到了各種學店冒出來,甚至學校辦的和股票上市公司惡性掏空一般,盜賣校地、董監事搞內鬥、教育官員裁判兼球員興學、子女是研究生母親卻當指導教授等匪夷所思現象。
於是筆者一直懷疑,當教育工作者已欠缺百年樹人胸懷,或「樹人」二字早淪為騙人時嘴角的泡泡,五年五百億元是不是建立在流沙上呢?還是早就變成商業的投資報酬率了?也許國內許多學校不是站在巨人肩膀上遠望,而是站在這座金山上,又急迫的找座更高的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