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母蟲 擅長挖洞的祕訣

文/菜編.圖/米各 |2021.11.23
1616觀看次
字級
雞母蟲 擅長挖洞的祕訣 圖/米各
雞母蟲挖細吸管還蠻順手的,可以挖比較深。圖/米各
雞母蟲 擅長挖洞的祕訣 圖/米各

文/菜編

白白胖胖的「雞母蟲」,是鍬形蟲、兜蟲等昆蟲幼蟲的通稱,據說是因雞鴨啄土時會被不經意翻出來,而富含蛋白質的蟲體,剛好能作為養分補充來源,所以農戶們將其命名為「雞母蟲」。說實話,肥肥短短的雞母蟲,跟長大後盔甲附體、雄壯威武的「甲蟲」,反差真的很大。

獨角仙(Trypoxylus dichotomus),算是最家喻戶曉的甲蟲了,我小時候養的第一隻甲蟲也是獨角仙。其實,不只小朋友喜歡養雄壯威武的獨角仙,連大阪大學的研究者也對牠們的幼蟲充滿了好奇。身為活在土裡的動物,微胖的雞母蟲,看起來好像不太適合鑽洞,但這靈活的小傢伙卻可以在222秒內,隱身在土堆之中,可說是相當靈活的胖子!到底牠們是怎麼辦到的呢?

吸管模擬 旋轉入土



由鈴木晴彥博士率領的研究團隊,準備了透明小盒子,即將揭開雞母蟲挖洞的祕技!首先,他們觀察到雞母蟲會以「旋轉方式」鑽入土裡,並且發現土壤的鬆軟和堅硬(Hard condition:土比較硬的狀況),很明顯地影響到雞母蟲的移動速度跟軌跡。不過,就算小盒子是透明的,雞母蟲的身體還是有太多部位被土屑擋住,嚴重影響到影像辨識品質。不過,聰明的研究者發揮創意,用「吸管」解決了這個問題。

鈴木博士在小盒子裡,堆滿直徑6毫米的吸管來模擬「硬土」

的狀況;10毫米

的吸管則相當於「軟土」。以吸管取代土壤,就能在移動過程中清晰地看到蟲體,也能準確的追蹤移動路線。研究結果跟用土壤試驗的結果相似,雞母蟲確實會依環境介質的硬度跟顆粒大小改變挖洞方式:面對比較硬的介質移動比較緩慢,途中會採取較多的旋轉動作;而在較軟的介質裡,則能順利地直線向下前進。雞母蟲在鬆軟土壤與堅硬土壤裡,唯一的行為差異,就是在10mm吸管堆中,雞母蟲會再向上移動,不過這個部分研究者並沒有特別論述原因。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