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四
最近家裡忙著到處看房,因為大哥已到論及婚嫁的年齡,看著房價一天比一天高,再不趕快進場買定,可能這輩子就要成為無殼蝸牛,或是四處租屋的「遊牧民族」了。
可是,想在市區買房談何容易,二十幾年三房兩廳的中古公寓動則一千多萬,三十幾年透天老厝更喊到兩三千萬,小資家庭不吃不喝也難得償所願;即使如願買了房子,注定得扛一輩子的房貸,說是甜蜜的負擔,卻也沉重得不得了。讓人不禁感嘆成家真難,難怪愈來愈多人不敢結婚。
我算是幸運兒,從小吃喝穿用無虞,求學階段沒背學貸,日子談不上富裕,卻也心清氣爽,從不知被催討貸款的滋味。雖然我也打工,但勞力所得可以快意揮霍;不像同窗好友,薪水需要精打細算分成數袋,這個生活費、那個還學貸繳房租,還要留一點萬一生病或意外事故……
想到這裡,就很感激爸媽對我的照顧,不時問我:「生活費夠不夠?要吃飽穿暖和,不要老吃泡麵,對身體不好……」以前總覺得,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會冷」,有一種不成熟叫「爸爸覺得你不夠成熟」,即使我自己覺得可以照顧、養活自己了,他們仍不放心,三天噓寒問暖,兩頭運資匯款。
現在出了社會,看過世間百態,感悟人情冷暖,才發現以前有人護航的日子真是幸福。我是他們甜蜜的負荷,愈背愈歡喜,為孩子付出一點也不覺得累,為孩子承擔一點也不覺得苦。而這奇妙心情,在我旁觀他們為老哥操心房事、婚事時,感受特別深刻。
老姐是個多愁善感但深謀遠慮的典型宅女,不想一生背貸款,過著沒品味的枯燥日子,更不想短暫生命就埋葬在賺錢還錢的悲慘輪迴裡,所以有當單身貴族的前衛想法。爸爸不反對,媽媽不支持,我則不予置評。不是我不關心老姐,而是人生還是得自己走,別人無法代步,當決定好背負哪一種擔子,就勇敢自信地走下去就對了。
至於我的擔子裡要盛裝什麼負荷?我還在努力建構。不過有一點我很確定,即使養老婆、養孩子、養房子會很辛苦,我還是會樂得將他們統統「上架」。因為,人生有了他們作伴同行,才算圓滿,才是一個溫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