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分方式改變 各科滿分60提高為80 減少全對與錯一題分數差距 預計98年實施
【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教育部昨天表示,為了讓國中基本學力測驗計分更符合考生權益,九十八年起考科計分方式將改變,各科滿分由六十分提高為八十分,基測滿分由三百分改為四百分,加上作文成績,滿分為四百一十二分。
教育部表示,雖現行國中基測在分數計算符合學理,但近年常有學生與家長反映,透過現行計分法,會讓沒答對半題的考生與答對少數題目的考生都獲得同樣的量尺分數,對於學習弱勢學生來說,是一種學習挫折。
對高分學生來說,則出現全對考生與只錯一題的考生分數差距變大,使許多考生壓力增加,深怕錯一題就會與自己的理想志願「擦身而過」。
教育部主任秘書莊國榮指出,為改善上述情況,教育部邀請專家學者召開諮詢會議,比較各種計分方式優缺點,經過多番討論,昨天完成國中基測量尺計分方式改革規畫。
莊國榮說,此次變革分為兩部分。第一個部分是減少全對考生與錯一題考生間的分數差距。以九十六學年度第一次國中基測為例,以現行計分方式來算,每科都錯一題的考生,將會被扣二十一分,改為新計算方式後,考生只會被扣八分,明顯降低兩者差距。
第二部分的變革則是將量尺分數全部加上二十分,各科滿分將從現有的六十分提高為八十分,基測滿分則從現有的三百分改為四百分。台灣師大心測中心題庫組組長曾芬蘭表示,如此改變有助保障學生計分權益,讓國中基測更具有鑑別度。
以國文科為例,依現有計分方式來算,考生答對零題與答對十題所獲得的量尺分數皆為一,使低分群學生挫折感加深,認為即使答對十題也和全答錯考生的成績一樣。依新計分方式,答對十題考生可獲得十二分,答對零題的考生則是一分,兩者間不只差距拉大,也讓整體計分方式較公平。
莊國榮說,為讓量尺計分方式更符合考生需求與考試公平性,教育部公布這套初步規畫後,將繼續傾聽各界建議,藉此作為最後決策參考,規畫完備後將於九十八年上路。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副裡事長林文虎表示,基測考試問題,還是繞回升學不該只靠單一標準。北市國中學生家長會聯合會會長許永佳說,不該讓做門檻的基測變成分發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