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童畫家鄉 綠野蜥蹤奪人氣王

 |2021.11.16
899觀看次
字級
屏東縣新埤鄉餉潭國小師生們八年來累積創作十一本兒童家鄉故事繪本,今年創作《綠野蜥蹤》繪本,將村內五口井與外來種綠鬣蜥生態衝擊做連結。 圖/劉星君
屏東縣新埤鄉餉潭國小校園,可看到綠鬣蜥出沒。圖/餉潭國小提供
屏東縣新埤鄉餉潭國小師生們八年來累積創作十一本兒童家鄉故事繪本,今年創作《綠野蜥蹤》繪本,將村內五口井與外來種綠鬣蜥生態衝擊做連結。 圖/劉星君

【本報屏東訊】「家鄉原來這麼美!」屏東縣新埤鄉餉潭國小校長林秀英,十年前,她看到偏鄉孩子們一筆一筆勾勒出貓頭鷹圖像,畫得唯妙唯肖,讓她很感動,嘗試透過繪畫,提供偏鄉孩子們舞台,創作家鄉繪本故事,讓孩子們找到自信,增加對土地情感認同。以餉潭國小為基地,八年來每年寒暑假,開設兒童家鄉創作故事繪本工作坊,屏東縣八年累積出版一百零四本繪本,餉潭國小就有十一本。

屏東縣新埤鄉餉潭國小位在沿山公路185縣道旁,是一所「非山非市」小學,面對農村人口老化,少子化衝擊,學校在二○一七年轉型公辦公營實驗小學,二○一八年轉為公辦民營實驗小學,從原本僅五十一名學生,學校發展閱讀、生態課程,多次獲閱讀磐石學校,如今全校有九十三名學生。

林秀英說,面對偏鄉學童學習不利,大人們往往歸咎孩子不認真、不複習,她不斷思考,還有什麼方法讓孩子主動學習,也能結合在地。二○一三年度暑假,她讓孩子們動手畫畫,描繪校園出現的貓頭鷹,學童們用奇異筆勾勒貓頭鷹圖像,唯妙唯肖,她當時想「「貓頭鷹有沒有可能讓畫成為畫冊?或變成在地鄉野故事?」

巧思創作 凸顯家鄉的生態

剛好當時學校架設追日型太陽能,當時一名學童問「校長,架設太陽能板,會不會讓校園的貓頭鷹睡不著?」校園內桃花心木林是貓頭鷹棲息地,就這樣開啟餉潭國小第一本繪本,由當時教導主任湯奇霖創作《貓頭鷹潔莉塔睡不著》。

餉潭國小今年出版《綠野蜥蹤》繪本,榮獲二○二一年環境教育繪本嘉年華會「榮獲人氣繪本獎─第一名」,師生因看見三隻綠鬣蜥過馬路,引發創作《綠野蜥蹤》繪本的念頭,希望凸顯家鄉發生的故事和生態問題,作品不僅獲得屏東縣家鄉環境教育故事繪本創作第一名,日前更在全國環境教育繪本展覽獲今年「人氣王」首獎肯定。

餉潭國小教學組長李憶凰說,學生們踏查村莊五口井,訪談耆老,了解五口井歷史,也在五口井周邊看到綠鬣蜥,還看到綠鬣蜥曬日光浴,也曾在村莊獅頭大排水溝附近,看到二隻綠鬣蜥在吃魚。

繪本出刊 學子最大成就感

一本繪本創作,從無到有產出,林秀英說,學生們以六到八人為主,繪本頁數,經過嘗試修正後,設計在十二跨頁最適合,也符合讀者閱讀的耐心,老師要將孩子天馬行空走讀踏查資料搜集,找鄉志、名人傳記,讀取資料,擷取文本,與走讀場景結合,學生們畫出十二跨頁,版面編排,孩子們總認為滿版最漂亮,但要考量文字空間,版面適時留白。

林秀英說,繪本出版後,會印五十冊,每本都有ISBN碼,看到學童開心跟周遭的人介紹,「這本繪本我有畫哪裡哦!哪裡是我畫的!」,學生們將整本書捧在手心上的喜悅,是最大成就感。

創作繪本時,有時會遇到學生沒耐心、耍脾氣,不想畫了,林秀英說,這時跟學生們「談條件」,不是畫一次就成功,當老師們說出「能不能改…」,有的小朋友說「我不要畫了」,這時耐心跟孩子們談,「再畫兩個小土地公,好不好?」看到孩子的倔強與遇到困難時,如何協助孩子們突破解決困難。

林秀英表示,每場的發表會聽孩子們訴說每張畫背後的故事,「這段創作歷程除了帶給學童們自信與成長,更是他們未來開展文學、藝術等創作的精神力量」,也因著這樣的感動,期盼發掘更多屬於孩子們的家鄉故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