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名句「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為我們提示許多人生的道理。而後人多以「飛鴻雪泥」傳誦之。蘇軾(子瞻)與蘇轍(子由)兩兄弟,一生相互提攜,情感極為深厚。分隔兩地的他們,總是藉由詩句傳遞彼此的情意。這首〈和子由澠池懷舊〉詩正是其中一篇名作。蘇軾如是寫道:「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詩人自問自答,人生到處應似飛鴻踏雪泥一般,泥上偶然留下指印;然而一旦鴻鳥飛去,誰還能辨其方向,更何況是隨時可能為風雪所滅跡的指印呢?
因此,僅管凡走過必留下足跡,然而痕跡再深刻,也有隨風而逝的可能。是以,東坡展現了詩人的灑脫與曠遠之姿,即使風雪漫天鋪地,即使困頓連連;然而,困難終究過去,雨過必然天晴,再深刻的痛楚與難過,也有波平浪靜的一天。這樣的瀟灑與淡然,與東坡〈定風波〉的「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的境界差可比擬。因為對天理人情的通透明白,所以才有曠達的可能。
是以,一生困蹇的東坡如是面對生命的波浪、際遇的曲折,因此面對子由的同時,不免如是發抒極為內心的感懷;那純是知音之間的靈犀之談,是能夠穿透彼此生命的一種感知力量,才使得東坡如是寄語家弟。同時,也提示了後人一種灑脫而通透的人生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