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街區讀詩 轉角遇見余光中

曹麗蕙 |2021.11.08
1216觀看次
字級
人氣插畫家Johnnp以〈文學家出沒中〉,讓經典文學家余光中、林海音出沒中山街頭,圖為林海音燙頭髮。 圖/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走在台北中山街區,一轉角就在牆上看到詩人余光中,儒雅地拿著書本回望著你。圖/記者曹麗蕙
台師大詩社改造麵包店櫥窗。圖/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走在台北中山街區,一轉角就在牆上看到詩人余光中,儒雅地拿著書本回望著你;不一會兒,又看到文壇大家林海音身著旗袍,在窗邊愜意燙頭髮,這是插畫家Johnnp結合「書香」與「時尚」,以〈文學家出沒中〉為名,將經典文學家以插畫躍上麵包店、社區藥局、民宅窗口,讓民眾有機會在街角來場洋溢書香的邂逅。

台北市文化局二○一二年起推動「台北街角遇見設計」計畫,希望在台北街區策展,今年選定中正同安、中山雙連兩處街區,邀請七組創作團隊帶來插畫、聲音裝置、書寫藝術等十七件街區策展作品,展期至十二月五日。

策展團隊左腦創意行銷有限公司總監鄭皓升表示,同安、中山兩處街區都與文學有很深厚關係,例如同安街區過去出版社林立,有許多重要文學性報刊發行,更有紀州庵文學森林坐落其中;中山街區則有許多特色獨立書店,因此今年以「厚台北」為主題,希望以文學為媒介,讓大家看見這個城市的厚度。

中山街區除了插畫家Johnnp時尚詮釋的文學家,在心中山線形公園裡,有字型設計師宋政傑捕捉街區特色招牌文字,並邀請當地書店選詩,製作成一個個燈光和煦的裝置〈街角文字〉,讓字型、文學與街區彼此應和。

來到同安街區,會先看到插畫家凱蘿以「重現舊日風光」為出發點,搭配誕生在同安街區的經典文學出版品──《藍星》、《純文學》、《現代文學》的封面,在十普寺牆面創作出三連幅作品〈記憶切片〉;手寫字藝術家吳季禎在同安街沿線以其獨特的字跡,詮釋徐鍾珮、余光中、王文興、舒國治、房慧真等創作者描繪此地的經典段落,並驚喜呈現在牆面、大門、桌椅上。

以「吐司=讀詩」的諧音趣味發想,「用一片吐司的時間,讀一首療癒的詩」為概念,今年邀請台灣師範大學教授暨詩人須文蔚、台師大噴泉詩社,創作一件件結合插圖的詩文作品,在麵包店的玻璃門面進行《厚片讀詩》微改造創作,打造文學窗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