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共產黨十九屆六中全會今起在北京召開,將審議通過「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這是中共黨史上第三個「歷史決議」。這份歷史決議將突顯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功績,使其與毛澤東、鄧小平看齊,為中共二十大後繼續掌權鋪路。外媒分析,此舉有助習近平在二十大之前鞏固權力,並象徵其權威是「無可爭議的」。
中共第一份歷史決議是在一九四五年四月,於六屆七中全會通過「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該決議對一九二一年中共建黨以來路線鬥爭進行了總結,並號召全黨團結在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共中央周圍。決議通過後不久,中共召開七大,確立了毛澤東思想在全黨的指導地位。
一九八一年六月,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關於建國以來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一九四九年中共建政後一系列重大歷史問題進行了分析和總結,維護毛澤東思想在中共的指導地位,同時確立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
首度確立三段論畫分
針對第三份歷史決議,香港明報引述北京知情人士指,新決議將首次確立毛、鄧江胡及習的中共百年「三段論」畫分,進一步突出習的功績,為二十大習繼續掌舵中國大陸掃清障礙。新決議較之前解決「歷史問題」相比,側重總結「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
新加坡《聯合早報》引述有關人士指,前兩份歷史決議主要解決黨內有爭議的重大歷史問題,以統一全黨思想,而目前中共並無亟待解決的重大歷史問題,因此新決議將著重闡述中共百年取得的成就,進一步明確在習近平新時代面臨的歷史任務和前進方向。
法新社報導,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習近平在中共六中全會上將為他的長期執政定下基調。會中將會通過中共歷史上第3個「歷史決議」,同時象徵「習近平的權威是無可爭議的」。
政大東亞所長王信賢分析,第三份歷史決議跟前兩份有聯繫也有區別,聯繫在於都談中共合法性和正統性,區別則是毛讓中國站起來,鄧讓中國富起來,習讓中國強起來,三者比肩而立。
新決議是否會涉及歷史爭議事件?王信賢表示,習近平已提過「兩個互不否定」(改革開放前、後三十年不能相互否定)和正確的黨史觀,立場已很清楚;以前提到文革,都會說是錯誤的決定,但過去兩年中共關於思想政治課程的課綱,已修改為諸如艱辛探索等說法,這就是「兩個互不否定」的體現。
對百年黨史整體詮釋
王信賢認為重點仍在本身的歷史定位,毛決議處理一九二一到一九四五年期間路線爭論;鄧處理一九四九到一九八一年之間,未涉及毛決議的時期,也就是說,毛的歷史決議,鄧是同意的。但現在習要處理的是建黨以來的百年歷史,時間跨度涵蓋了前兩份歷史決議,就此而論,習決議的定位甚至高過毛鄧,是對百年黨史「整體的詮釋」。
大陸政治學者吳強指出,通過這次的決議意味著 「習近平的權威是無可爭議的」,這次六中全會將鞏固大陸回到「有控制的計畫經濟」道路,正如習近平正在推動,針對大陸從科技到房地產等行業的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