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d縮減購債市場 通膨來襲前6大關鍵一次看

 |2021.11.05
802觀看次
字級
美國聯準會4日宣布開始縮減購債規模,升息時間未定,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說,已對市場做溝通,對台灣負面影響會減輕。圖/unsplash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一如市場預期,美國聯準會(Fed)宣布11月開始縮減購債規模,並以每月減少150億美元的節奏進行;至於升息腳步,聯準會主席鮑爾強調,對於升息仍保持「耐心」,希望等待就業市場出現更多成長。

幾個月前,市場還在擔心縮減恐慌(taper tantrum),如今聯準會宣布啟動縮減購債計畫,金融市場卻風平浪靜,美股三大指數甚至持續創高。美國縮減購債,但升息時間點還在觀望,在全球籠罩通膨壓力之際,後疫情時代,Fed縮減購債會對資本市場、美元走勢以及總體經濟會有什麼影響?

圖/unsplash

縮減購債是什麼?

2020年初,新冠疫情肆虐全球,重創金融市場以及實體經濟,當時美國聯準會緊急降息,隨後更宣布無限量收購美國公債與房貸擔保證券(MBS),即俗稱的量化寬鬆(QE)計畫,此舉也讓美國資產負債表快速膨脹。

鮑爾早在8月底的全球央行年會,便表態支持今年內開始縮減購債,意思是聯準會疫情期間維持每月收購1200億美元美國公債與MBS的舉動將有所調整,逐步減少每月收購金額。

鮑爾並在11月3日記者會宣布,聯準會11月起,將以每月150億美元的速度減少購債,預計於2022年中結束購債計畫。

圖/unsplash

為什麼市場不再害怕縮減購債?


2013年,時任聯準會主席的柏南克(Ben Bernanke)釋出了縮減購債的訊號,引發市場恐慌,美債殖利率狂飆,新興市場資金外逃,股市應聲重挫,這起金融事件被稱為「縮減恐慌」(taper tantrum)。

然而,新冠疫情期間,全球貨幣寬鬆程度前所未見,這次聯準會宣布啟動縮減購債,市場卻十分淡定,美股收盤更再寫歷史新高。星展銀行(台灣)財富管理投資顧問部副總裁陳昱嘉分析,市場正面回饋聯準會對外釋出的訊息,關鍵在於聯準會說詞完全符合市場預期,而且還淡化了明年可能加快升息腳步的疑慮。

觀察鮑爾對於升息的說帖,他特別強調聯準會對於升息保持「耐心」,且持續關注就業市場回復狀況,彰顯聯準會不急著升息的立場。

另一方面,有了2013年的經驗,聯準會與市場溝通的技巧也純熟許多,早早幾個月前便開始釋放縮減購債的訊號,使得消息底定後,市場會覺得「果然如此」。

圖/unsplash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日前談及聯準會縮減購債的影響時指出,相較2013年發生「縮減恐慌」,這次縮減購債的影響「我想會更小」。楊金龍解釋,美國聯準會2013年首次進行縮減購債規模,因為是第一次、比較沒經驗,溝通技巧不夠好,但有了上次經驗,這次聯準會溝通技巧進步許多,有助於減輕對市場的影響。

美國聯準會啟動縮減購債,資金行情要結束了嗎?

雖然聯準會將於11月啟動縮減購債,並以每月減少150億美元的速度進行,但聯準會只是逐步縮小購買力道,明年中才會真正停手。

陳昱嘉指出,市場續處低利率、資金寬鬆的環境,加上美國企業獲利持續優於市場預期,預期2022年市場環境仍有利於金融市場表現。

縮減購債是否將引導美元走強?

美國聯準會啟動縮減購債計畫,意味貨幣政策從「非常寬鬆」慢慢轉為「比較沒那麼寬鬆」,有助於美元走向強勢格局。陳昱嘉表示,根據星展集團的預測,美元指數在今年第4季可望達94.5的水準、明年第1季續攀至96,之後就慢慢往下走。

圖/unsplash

陳昱嘉解釋,明年其他市場將逐步復甦,可能使資金回流新興市場,支撐貨幣走勢,使得美元指數拉回整理。不過陳昱嘉也說,市場對於聯準會將在明年下半年的升息預期升溫,如果出現更多經濟數據支持聯準會做出提前升息的決策,也將使美元指數獲得支撐,扭轉原本明年下半年美元指數拉回的局面。

縮減購債後的下一步是升息嗎?

市場普遍預期,美國聯準會結束購債後,下一步就是升息。不過,原本外界認為聯準會最快2023年底升息,但隨著各項經濟數據出爐、對通膨憂慮升溫,時間點漸漸提前至2022年底;日前高盛經濟學家團隊更指出,由於通膨居高不下,預期聯準會將在明年7月升息。

台經院所長吳孟道分析,聯準會的利率決策一再強調兩件事,一是物價,二是美國市場是否已達充分就業;現階段美國通膨被認定是短期因素,就業市場雖然有在好轉,但未回到疫情前水準,因此聯準會沒有急迫升息的必要性,不見得縮減購債計畫一結束,就會馬上升息。

陳昱嘉也認為聯準會不急於明年下半年升息,星展集團根據就業、通膨情勢,以及明年經濟復甦力道弱於今年,維持美國聯準會2023年才會升息的預測。

美國聯準會啟動縮減購債,對台灣會有什麼影響?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上周在立法院直言,美國聯準會啟動縮減購債之前,已經對市場做了充分溝通,因此負面影響會減輕。儘管縮減購債可能影響資金流向,楊金龍表示,外資移動有很多考量,台灣經濟基本面良好,而且這樣的經濟情勢可望延續至明年,這會是減緩資金流出的有利條件。

吳孟道則說,台灣不論經濟情勢、股市表現,都是跟著國際情勢走,尤其是跟著美國,在美股沒有太大波動的情況下,台灣也不至於出現劇烈震盪。

圖/unsplash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