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陪伴失智母! 唐從聖受表揚分享孝親影片

李祖翔 |2021.11.02
1153觀看次
字級
唐從聖養鸚鵡陪媽媽說話,讓兒女工作時失智母親不孤單。圖/弘道基金會提供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舉辦第27屆「全國世代家庭孝親表揚」,儘管有著新冠疫情的威脅,徵件報名依然踴躍,今表揚100戶,並以寄送獎牌方式祝賀,其中2戶因凸顯孝親新觀念,被拍成影片傳揚給全世界。

82歲唐胡菊雲的家庭榮獲「溫暖貼心獎」與「年度十大孝親家庭──瓦城孝親獎」,因家中老么是知名藝人唐從聖而引為關注。唐從聖與手足為了照顧父親與患有輕度失智症達10年之久的母親,住進同一社區,輪流陪伴、用餐、就醫、旅遊,在父親過世後,也運用所長,以科技輔助、圓夢計畫與鸚鵡動物治療等方式,留住失智母親的記憶及延緩老化速度。

藝人唐從聖與手足一起陪伴82歲母親,獲弘道「全國世代家庭孝親表揚」,由執行長李若綺(中排左1)頒發獎牌。圖/弘道基金會提供

唐從聖說,自己很幸運有兄姐分工照顧媽媽,「過去父母給我們無條件的愛,現在很珍惜相處時光」。特別是他們持續玩「餐桌氣球兵乓球」的遊戲,遊戲起於唐從聖的2名女兒最喜歡和奶奶玩的遊戲之一,有次大家把餐桌清空,變成球桌,再把氣球當作乒乓球,簡單揮拍就可以讓奶奶動眼、動腦、動手做運動,而氣球速度不快,奶奶玩得很開心。

桌氣球乒乓球是唐家第三代最喜歡和奶奶玩的遊戲。圖/弘道基金會提供

「鸚鵡陪伴」更是意外的助攻神隊友,得知動物陪伴治療的優點,及為了不在室內衝撞、造成傷害,一家人決定買一隻會說話的鸚鵡。「媽媽把鸚鵡『多多』當成另一個孫子,出門時都會跟他說等一下就回來,看電視也會讓一直叫的鸚鵡閉嘴,有次慶生,大家唱生日快樂歌時,鸚鵡也嫌吵地說閉嘴!逗得全家大笑。」更有趣的是鸚鵡會跟著媽媽走來走去,在家人上班、上課的日子裡,媽媽有人陪伴與說話,不那麼孤單。

「旅遊」同樣是凝聚家人情感與重溫、創造回憶的好方法,唐從聖說,父母以前在台南生活,所以會安排媽媽重回老照片地點與拍照,比如60年前媽媽拍婚紗的火車站,拍下一樣的動作,而早年接受日本教育的媽媽想去日本玩,但每2小時需要上一次洗手間,體力也不堪負荷,便轉而陪媽媽一起到就近的沖繩玩。唐從聖的大哥說,「旅遊後一起看照片是重要的,可增加互動和刺激媽媽的大腦去辨認、回想當時情境,也可以訓練她的說話能力」。

「科技輔助」則比如將進入浴廁的門檻打掉,門改成門簾;鋪上防滑磚,馬桶旁與前方也加裝扶手;母親的床周圍安裝床圍並放置助行器,床旁也安裝感應器與監視器,起身就會有聲響通知家人,也有科技監測,每天了解媽媽身體狀況;家中另有一套大腦認知訓練的遊戲機,家人可雲端分析數據,了解媽媽的反應力、記憶力與認知能力,進而與治療師討論。

唐從聖分享善用輔具與科技保護媽媽安全的方式。圖/弘道基金會提供

遊戲機讓媽媽動腦又延緩退化。圖/弘道基金會提供

弘道基金會表示,孝順是愛的表現,孝行也與時俱進的演變成「兒孫陪伴」,勝過享清福,唐從聖一家三代的影片可欣賞:https://famon.page.link/16mo,或上官網欣賞其他家庭的感人故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