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 惜福

 |2021.11.02
3474觀看次
字級
福報如同銀行裡的存款,要善自珍惜不濫用,能惜福、培福,才會更有福報。圖/unsplash

文/星雲大師

「福報」人人希求,所以每逢過年,只見家家戶戶門窗貼滿了「春」與「福」,象徵「春滿乾坤福滿門」,平時更是希望「五福臨門」,朋友之間也莫不相互「祝福」,甚至期許「有福同享」。福,就是幸福、好運氣的意思,一般人說「福氣」,但是有「福」就有「氣」,不如佛教講「福報」來得究竟。不管是「福氣」或「福報」,福不是求來的,而是修得的;享福之餘,更要懂得惜福。

圖/unsplash

關於「惜福」,有四點意見:

第一、晝行當惜陰:世間「一半一半」,白天一半,夜晚一半,如唐伯虎的「七十詞」說:「前十年幼少,後十年衰老,中間只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裡過了。」在有限的歲月裏,古人有「小寐如死」、「是日已過,命亦隨減」的警句,都是教人當「惜時如命」。一個人縱使富甲天下,如果沒有時間、生命來享用,也是徒然,所以要愛惜時間。時間就是生命,浪費時間如同殺生,平時與人約會,能夠守時,就是愛惜自他的時間,我們說「節省」,不但要節省金錢,更要節省時間。

第二、日用當惜福:日常生活所需用物,舉凡一桌一椅、一杯一盤,乃至一針一線都不能隨便破壞,甚至一滴水、一片菜葉都不能輕易浪費,因為東西能用時就有它的生命存在,你肆意毀壞,就是減短它的壽命,這也是殺生,更是浪費福報,所以日用當惜福。

第三、說話當惜言:論語說:「一言以興邦,一言以喪邦。」一句話講得好,讓人心生歡喜,就是舌燦蓮花;說話不當,斷人希望,無異殺人刀劍。所以孫子說:「贈人益言,貴比黃金;傷人之言,惡如利刃。」佛教也主張「若能閉口深藏舌,便是修行第一方」,因為「言多必失」、「禍從口出」,因此說話要惜言。能夠「口下留德」,更是做人很重要的修養。

圖/unsplash

第四、遇人當惜緣:俗語說:「相逢即是有緣」,人與人相處,不管親如眷屬家人,或是朋友、同事,乃至偶然邂逅只有一面之緣的陌生人,我們都要珍惜當下的因緣,給人一句好話,一個微笑、一點幫助,懂得珍惜點點滴滴的因緣,這是處世的妙方。

福報如同銀行裡的存款,銀行裡有多少存款,就要愛惜,不能隨便濫用,不能只支不存,否則終有用完的一天。我們福田庫裡有多少福報,也要善自珍惜,能夠惜福、培福,才會更有福報。

所以對於「惜福」要做到以下四點:

第一、晝行當惜陰。
第二、日用當惜福。
第三、說話當惜言。
第四、遇人當惜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