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義是一種思惟方式,往往會提高我們的焦慮水平。因為不管是誰,都不可能達到十全十美,因此,你愈是努力臻至完美,最終將因為屢屢達不到目標而倍感焦慮。 圖/橡實文化提供
文/麗莎‧M‧薩伯
完美主義是一種思惟方式,往往會提高我們的焦慮水平。因為不管是誰,都不可能達到十全十美,因此,你愈是努力臻至完美,最終將因為屢屢達不到目標而倍感焦慮。
邁可的經驗談
邁可是好學生、優秀的棒球員、出色的音樂家和很好的朋友。學校的許多孩子都喜歡邁可,他跟父母、弟弟也相處融洽。從外在看,無疑邁可有許多事情可以開心。但邁可並不快樂,他一直感到焦慮。儘管邁可的成績幾乎全拿A,但他並不是全年級第一名。儘管他的棒球打得好,但有時候還是會被三振出局。儘管他是出色的鼓手,且加入學校樂團,但他的表現並不如自己的預期。不論邁可取得多大的成就,他還是不停犯錯,而那令他充滿焦慮。他開始幾乎每天頭痛,母親便帶他去看醫生。
醫生找不出邁可身體上有什麼問題,於是問邁可,生活過得怎麼樣。邁可承認自己過得很辛苦。他始終很焦慮,非常用力地催逼自己,但始終達不到完美。醫生從看診桌上拿起一枝鉛筆,問邁可,他在鉛筆末端看見了什麼。邁可回答:「橡皮擦。」
「對,」醫生說:「你知道嗎?橡皮是自然而然就嵌在鉛筆上的,因為有人假設,凡是用鉛筆的人,都會在某個時間犯錯。」醫生指出,帶有橡皮擦的鉛筆不僅被賣給某些人,而且是被賣給每一個人。在店裡結帳時,沒有人會被問到:「你常犯錯嗎?如果是,你必須購買有橡皮擦的鉛筆;如果不是,你可以購買沒有橡皮擦的鉛筆。」
醫生告訴邁可,有橡皮擦的鉛筆是莫大的提示,提醒大家,人類本就不完美。不論一個人有多聰明、多強壯、多有智慧,或多麼的老練,在任何領域裡,古往今來,這些人都不是完美的,也不可能是完美的。他們還是需要鉛筆上的橡皮擦。他告訴邁可要記住,PENCIL(鉛筆)的字母縮寫,就是「完美主義者享受不到生命中的滿足」(Perfectionists Enjoy No Contentment In Life)。
從那天起,邁可無論走到哪裡都隨身攜帶一枝鉛筆。他決定將他的目標從嘗試變得完美,改變成盡力而為。他不再時時感到焦慮,他的頭痛消失了,他開始更懂得好好享受學校、棒球、音樂和家人。
你可以先試試看
在每一組磅秤底下,寫下一件你設法要在人生中好好完成的事。
在每一個完美磅秤上畫一個箭頭,指向某個數字,顯示你多麼努力設法完美地完成那件事。
在每一個焦慮磅秤上畫一個箭頭,指向某個數字,顯示你因好好完成那件事而感覺到多麼的焦慮。
1.檢視一下你列出的活動。你曾經能夠完美地完成其中任何一項嗎?
2.你是否認為如果繼續更努力再更努力,總有一天你一定會在這些事項上達到完美?
3.檢視一下替你評分的磅秤。注意是哪些活動使你變得更加焦慮:是那些你設法完美地完成的活動嗎?還是那些你允許自己表現得不完美的活動?
如果你沒有設法完美地完成這些活動,你的焦慮水平會產生什麼樣的變化呢?
4.人們時常認為如果設法把事情做得很完美,就是在完成一件更美好的事。實際上,情況恰恰相反。長期而言,完美主義者往往成就較少,因為他們無法完成任務、做出最終的決定。完美主義者耗費過多的時間在修正和琢磨「不可接受的部分」,反之,非完美主義者可以完成兩倍可接受的工作。(本文摘自橡實文化出版《為何你總是憂鬱不安?:停止焦慮的42堂課》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