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蔡英文表示,自己也難接受一試定終身,未來也許可考慮用「檢測」。圖╱趙宥寧翻攝
【本報台北訊】隨著新課綱實施迄今三年多,今年高三將迎來首場學測及分科測驗,但學測考國文、英文,分科測驗卻不考這兩科,屆時將參納學測成績,卻也讓不少學生憂心「無法翻身」。總統蔡英文今天表示,自己也難接受一試定終身,未來也許可考慮用「檢測」,來取代英文考試制度。另外,每個科系所需基礎訓練不同,不該再以全科分數來決定入學門檻。
第六屆總統與高中生論壇今天登場,總統蔡英文與來自全國各地近200位學生進行現場互動。不少學生直搗政策核心提問,包含雙語教育應降低文法比例,並加速師資培育,或是高職生考證照的正反論述,也有來自高雄鼓山高中的學生從「城中城事件」,解構居住正義的政策問題。
屏東縣東港高中學生表示,新課綱將指考改成分科測驗,但沒有納入國、英考科,理由是有研究指出學生從學測到指考,國、英成績進步比例不高,但學測當天若出現失常,學生明年若還得重考,壓力反而更大。
蔡英文則回應,自己也很難接受「一試定終身」,比如說英語考試,現在每次考試都有考英文,並會把英文成績納入參採,「或許我們會考慮一種制度,用檢測來取代英文考試制度」。她舉例,比如英文托福,準備好了就去考試,就有很多機會能讓學測成績往上走,這種檢測的方式跟題目,也能更符合社會需求,並非由教師主觀認定學生應該要懂哪些英文。
蔡英文也提到,現在大學入學,不同科系會有各自要求,不再是所有科目加起來就說要這個分數,因為每個科系學門需要的基礎訓練,必須要先有一定程度,這也是必走趨勢。
另也有學生指出,學習歷程制度希望學生能適性發展,但貧富差距大,學生資源落差大,有錢學生參加活動營隊,貧窮學生連入場門票都沒有,這制度是否有符合公平入學的原意?
蔡英文則表示,新制度上路,學生要改變,老師也要改變,教授也要改變。她認為,當學生的經濟地位不對等,「相信教授也想得到」,教授應先去了解學生背景及家庭,並評估他的家庭養成過程,學習到什麼,現在學校教授應該都有這樣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