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碳足跡 你可以做的4件事

 |2021.10.28
1790觀看次
字級
圖/unsplash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應對氣候變化,無疑需要世界領導人在全球範圍內採取一致行動,但其實每個人每一天所作的每一件事情也都在留下「碳足跡」,從某種程度上對環境和氣候產生影響甚至傷害。

那個人如何能減少自己每日的碳足跡呢?BBC記者丹尼爾·克雷默(Daniel Kraemer)和喬·惠特威爾(Joe Whitwell)為人們總結出4點:

圖/資料照片

1.為房屋保暖

人們每日家中日常生活小事可以做許多改變來幫助地球,比如,從安裝更環保的熱力泵,或關掉暖氣。

倫敦帝國理工大學學者詹寧斯博士表示,把燃燒天然氣或燃油供暖的系統換成地熱泵,會帶來顯著的不同。在日常生活中,養成隨手關燈和各種電器的習慣不僅可以省錢,同時也能減少碳排放,有益防止氣候變化。

英國政府將從2022年4月開始,為住戶提供5千英鎊(約新台幣19萬2千元)的補助,鼓勵人們安裝地熱泵。

還可以透過改善家中牆壁、窗戶以及天花板的保溫來改變家中保暖情況。

根據節能信託基金會(EST),防風是最廉價和有效的節能方式之一,比如,堵住窗戶、門或踢腳板周圍的縫隙,這些地方會散熱,並讓冷空氣進入。

圖/unsplash

2.減少食品浪費並少吃紅肉

牲畜占所有溫室氣體排放量的14%,其中牛的碳足跡最大。

人們減少碳足跡最簡單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飲食中少吃肉以及乳製品,尤其是像牛、羊肉這樣的紅肉。這對純素食者無疑是個好消息,但還需要考慮其他一些因素。

圖/取自BBC

阿伯丁大學生物學家吉爾教授表示,並非是給每單一產品貼上「好與壞」標籤這樣簡單的問題,任何食品的碳足跡,還取決於其生產過程、產地以及是否是當季時令產品。

研究氣候變化解決方案的傅利博士表示,在家煮飯可以省錢,並減少浪費,同時還可以把剩飯留下來再吃。

根據英國廢物及資源行動計畫的統計,全球浪費的食物比例高達25%至30%。

圖/unsplash

3.少開車少坐飛機

交通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近四分之一。詹寧斯說,「無車生活」可能是我們能做的減少交通碳排放,最有效的事情。不過,不開車未必對每個人都可行,特別是住在公共交通不便利的地方。

平時步行和騎自行車去家附近商店這樣的小舉措,也會對減碳有幫助,或者跟朋友或鄰居共乘。

電動車愈來愈普遍,但仍然很貴。只有當電動車所使用的電源是綠色能源,例如風能或太陽能才真正做到環保出行。

2020年,英國的低碳能源占電能的58%,其中包括核能。

但對熱愛出國旅遊的人,飛行是個人所造成的碳足跡最多的行為之一。其中,英國國內航班按每人每公斤計算碳足跡最大。相比之下,火車是國內航班碳足跡的1/5。

因此,詹寧斯說,減少飛行次數,將會大大減少個人的碳足跡。

圖/unsplash

4.消費購物之前要三思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畫署,製作一條牛仔褲需要3781公升的水,其中包括用於棉花生產、製造、運輸以及漂洗等用水 。

衣服破了可以補補,而不是總買新的。舊衣服不穿不要扔掉,可以捐出去。同時,在購買服裝時可以選擇質量好、更持久的布料,這樣做都有利於減少個人的碳足跡。

愈來愈多公司開始提供租衣服務,它有助於減少時裝業浪費現象,買二手服裝,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選對正確家用電器也對減少碳排放有積極影響。詹寧斯建議,如果要更換家電,比如洗衣機,一定確保選擇最節能的產品。

圖/unsplash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