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退去 歷史滿潮 ──大台北聚落行程的軌跡

高燈立/文‧攝影 |2007.11.03
872觀看次
字級

 六千年前大台北是什麼樣的情景呢?八里鄉觀音山麓的大坌坑發現史前遺址,資深文史工作者吳智慶指稱,這正是舊石器時代的台北「原人」。這裡就是大台北人文歷史的起點──大坌坑文化遺址。

 台北原本是一個湖泊,經過陸地抬升,原本的河床裸露,經過風化後形成陸地。也因此,台灣北部水系出口的淡水河兩岸,逐層發現歷史脈絡,並陸續發現先民的遺跡。四千多年與二千多年前之間的「圓山文化層」;三千年前到近代一百多年前的「十三行文化層」;三千多年前到八百年多前的「芝山巖文化層」陸續出土,也印證了台北凱達格蘭族的發展史。從先民墾殖的歷史來看,六千年前台北內海的水位高度在觀音山麓,因陸地抬升的因素退到現在的十三行聚落處。

 約兩千年前,原住民和漢人開始有了交易往來,再演進到四百年前八里鄉挖仔尾漢人聚落的形成,終於完整呈現北台灣的原民與漢人共同開發史。而消失的台北湖成為沼澤地,即原住民所稱的「大加腊」(平埔語:沼澤之意),也引進原住民社群進駐,沿著淡水河到中義(八里坌社群分支地)、奇里岸(北投)……,轉基隆河後到八芝蘭(士林)、奇母卒(大稻埕)、塔塔悠(大直)、錫口(松山)、里族(內湖、南港)、蜂仔崎(汐止)……。大台北聚落已然形成。

 此時,北部的海線和淡水河口沿岸,成為西荷時期與鄭氏王朝的表演舞台;海岸線上的各港口也開始繁忙起來,漢人的強勢文化入侵,北台灣的凱達格蘭族文化掩沒在日漸繁華的台北歷史洪流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