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鋼索的人 蔡勝國: 你不能不知的麻醉真相 陳玲芳 |2021.10.23 語音朗讀 148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蔡勝國醫師與謝奇峯開「心」病人合影。 圖/時報出版社提供麻醉醫師蔡勝國自比是走鋼索的人。 圖/時報出版社提供醫療上所用的麻醉針加標讖。 圖/時報出版社提供 文/記者陳玲芳現職振興醫院麻醉部教授級醫師、台大醫學系麻醉科教授蔡勝國,新近出版《麻醉真相》一書,提醒病人一定要知道的麻醉計畫、用藥風險與術後照護。他形容麻醉專科醫師就像「走鋼索的人」,專責病患手術中的安全,不容許絲毫差錯。即使歷任台北榮總麻醉部主任、台大醫院麻醉部主任、振興醫院醫療副院長等,這些顯赫的頭銜,對國內知名麻醉權威蔡勝國來說,其實都比不上他自認最貼切的形容「走鋼索的人」。蔡勝國喜歡用電影《THE WALK》(二○一五年上映的美國傳記劇情電影《走鋼索的人》)男主角的職業,來形容麻醉工作,因為麻醉確實是一個非常嚴謹複雜,且不容許「掉以輕心」的工作。誠如電影中的男主角Philippe Petit,是一名在美國雙子星大樓上表演,利用鋼索走在半空中的人;而像他這樣的工作,只要稍微不注意,就是「一失足成千古恨」,跌落鋼索之下。「在手術麻醉中,麻醉醫師也是分秒必爭地在維護及搶救病人的生命,就像走鋼索一樣。」對於麻醉專科醫師而言,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在手術中「不能讓病人甦醒過來」,但在手術結束之後,卻「不能讓病人醒不過來」,挑戰實在很大。對病人而言,整個過程的感覺就像是「睡了一覺」那麼簡單,所以一般人不會重視麻醉這門專業,健保給付也相對偏低。蔡勝國說,麻醉其實是一門很複雜的學科,麻醉醫師除了要評估病患的身體狀況,還得熟知手術的複雜度和時間長短,因為這些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整個手術過程中的麻醉進行。畢竟一有疏失,就可能造成病人「醒不過來,非死即傷」的嚴重後果。這當中只有麻醉醫師將工作做到「萬無一失」,病人的手術安全才有保障,而這就是你所不知道的麻醉。「人的生命非常脆弱,不論你的身體有多強壯,只要缺氧三分鐘就『GG』了。」就好比兩、三年前,台灣曾推出一齣劇名叫《麻醉風暴》的影集(二○一五年,公視);這部影集,清楚描述了麻醉與臨床醫療工作的寫實狀況,蔡勝國推薦大家可以看看,或許有助於了解麻醉醫師的辛苦與壓力。「麻」就不痛「醉」就不知在人類醫學歷史上,外科手術的發展遠比麻醉要來得早。那時的麻醉方式非常簡單,如中國的神醫華陀,是採用曼陀羅花做的「麻沸散」;古代希臘人用酒;印地安人用古柯鹼、大麻,還有曼德拉草、顛茄、金婁海,甚至鴉片,但這都無法滿足手術的需求。蔡勝國說,「當時最好的外科醫師,應該就是動刀最快的醫師。」因為「怕痛」幾乎是人類的天性,所以對於現代人而言,實在很難想像在兩百多年前,曾有人在沒有麻醉的情況下進行手術,這根本只能用「痛不欲生」來形容。一八一二年,法國軍醫Baron Larrey (拿破崙的御用醫師)在波羅底諾戰役中,總共進行二百條肢體的截肢手術,據說由於手術過程太過血腥及震撼,連在一旁觀看的人,都嚇到昏厥而死。「這讓我想起昔日,奉派至沙烏地阿拉伯王國進行國際醫療支援時,有位朋友曾在沙國首都利雅德的市中心迪拉廣場,親眼目睹一位小偷被砍掉右手的恐怖景象。」蔡勝國表示,自己光是聽聞朋友繪聲繪影,就當場嘔吐,甚至事隔多日,仍無法安然入睡。直到一八四七年,出現「Anesthesia」字眼,亦即所謂「麻醉」,才漸漸發展出麻醉專科。而今,現代人小至拔牙,大至開刀,什麼都要求「無痛」:植牙要無痛、生產分娩要無痛、做胃腸鏡檢查要求無痛。甚至在講究人權的社會氛圍下,連犯人執行死刑,都得麻醉進行。「麻」就是「不痛」,「醉」就是「不知,沒有意識」。今日麻醉則應多加一個字「不動」(Muscle Relaxation),亦即肌肉鬆弛,有助於手術進行。外科守護神與幕後英雄近年來受人口老化影響,高齡者接受手術(如骨折、腦出血、心臟瓣膜退化等疾病)占比愈來愈多。蔡勝國指出,年長者手術增加,麻醉風險自然隨之提高。由於各科別複雜的手術相繼出現,麻醉也開始走上「專科化」。截至目前,已經發展出心臟、神經、產科及小兒麻醉等專科,發展愈來愈多元。身為國內公認小兒心臟麻醉權威,蔡勝國指出,臨床遇到不少剛出生就得接受先天畸形手術,以及先天性小兒心臟病手術,才可辛苦活命的小嬰兒,父母難免擔心「麻醉藥是否會對孩子將來的大腦發育造成不良影響?」他引用美國FDA一項研究,證實對四歲以下、腦部正在發展階段的幼兒來說,麻醉藥物並無不良影響。蔡勝國舉一位年輕患者謝先生為例,他在出生第三天,立刻接受了心臟大動脈轉位手術,麻醉時間至少六小時。後來,他又做了幾次心臟手術。如今,三十幾歲的他,已是某外商公司總經理。由此可見,嬰兒時期的麻醉,並未影響他的腦部發育。麻醉專科醫師雖是外科手術的守護神,但一個手術麻醉的成功與否,必須憑藉醫療團隊合作及病人的配合。因此,對於手術病患或家屬來說,在手術前「適當了解手術及麻醉相關問題」,是相當重要的。尤其該次手術的「麻醉照護團隊」,更是手術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蔡勝國在擔任麻醉醫學會理事長任內,多次向健保局積極爭取,將「經食道心臟超音波儀」列入心臟手術的必要儀器及給付,大幅提高心臟手術及麻醉的安全品質;而這,也被他視為從醫超過四十五年來,「最欣慰的一項成果」。「一名現代麻醉醫師,在面對各種突發狀況及挑戰時,確保病人的手術安全,絕對是義不容辭的事。」蔡勝國始終堅信,只要充分了解病人狀況,並且配合手術需求,事先擬妥周詳的麻醉計畫,就能提供病人一個安全的麻醉過程。「雖然在整個手術中,麻醉醫師向來就只是幕後英雄,但是,促成手術的成功,既是我們最大的責任,自然也可透過這個結果,分享到成功的喜悅。」 前一篇文章 【中醫專欄】 如何遠離疫苗副作用? 下一篇文章 【對症下藥】 胃病其來有自 熱門新聞 01【閃文集】印刷的奇蹟2025.07.1502大馬關丹站VEGRUN 跑出綠色行動力2025.07.1503中職明星賽 挑戰8萬觀眾紀錄2025.07.1804人間社新聞研習營 傳遞真善美2025.07.1605環保音樂劇在河邊 光明大學攜手社區演出2025.07.1606【人間行腳】馬蹄踏過2025.07.1607響應跨宗教慈善 多倫多佛光人高空跳傘2025.07.1708南非德本協會捐輪椅 點亮受贈者人生2025.07.1509【臆想截圖】夏天的氣味是白色的2025.07.1510萬年寺播撒善根 祝福佛光寶寶2025.07.1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養眼專欄】談青光眼的治療左腦爸爸VS.右腦女兒 陳建仁與陳怡如的生命交響曲【聊聊心裡事】 關係中的隱形陷阱:當溝通變成索討適度冷訓練 有益身心健康【營養專欄】 5大控脂對策,遠離高血脂!盡情享受爬山 告別惱人的足底筋膜炎 作者其他文章左腦爸爸VS.右腦女兒 陳建仁與陳怡如的生命交響曲內湖健走教室 實踐預防醫學吃對碳水化合物飲食 全穀雜糧助健康長壽身障兒夏令營 學做自己的主人盡情享受爬山 告別惱人的足底筋膜炎伊甸「同一Team」 助多重障礙者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