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成長76倍 外來鳥壓縮本土鳥

 |2021.10.22
699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農委會特生中心研究團隊追蹤二○○九至二○二○年資料顯示,保育類鳥種中的台灣朱雀和烏頭翁,以及本土鳥類棕三趾鶉、斑紋鷦鶯等族群下降,減幅從百分之二到百分之八十三,外來種灰頭椋鳥和白腰鵲鴝族群卻分別成長七十六、十六倍。本土鳥種的生活空間與食源縮限,恐釀成生態危機。

每年三到六月,特生中心在台灣鳥類主要繁殖季節,號召各地具辨識鳥類能力的民眾,在各自認養的樣區進行數鳥任務,今年有四百人共襄盛舉,累積十二年監測資料、共七十萬筆,透過鳥種族群數量變化,對生態環境提出警訊。

特生中心助理研究員范孟雯說,外來種灰頭椋鳥住在城鎮、農地、市郊有大樹的地方,十二年來族群成長七十六倍;生活在淺山森林的白腰鵲鴝也成長十六倍。白腰鵲鴝外型漂亮,愛唱歌,推測是寵物鳥進口後不慎跑到野外,族群擴大,搶了本土鳥類食源與居住環境。

生活在高海拔二千五百公尺處(如合歡山)台灣朱雀,屬保育類三級,十二年來族群減少四成五,推測是氣候變遷、暖化,原棲息在低海拔的鳥往山上跑,讓在高海拔的朱雀無處可去,棲地受壓縮。生活在一千公尺以下的保育類二級鳥類烏頭翁,族群略降百分之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