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類小欖蠵龜「南瓜蛋餅」去年遭麻布袋纏繞受困,經過長達近1年的照護,照護團隊於16日在基隆潮境公園野放,讓牠重返大海的懷抱。圖/海管處提供
保育類小欖蠵龜「南瓜蛋餅」去年遭麻布袋纏繞受困,經過長達近1年的照護,照護團隊決定於16日在基隆潮境公園野放,讓牠重返大海的懷抱。圖/海管處提供
影音來源:聯合新聞網 https://udn.com/news/story/7470/5830241
【本報桃園訊】去年10月底有人在桃園市大園區沙崙礫灘,發現1隻保育類小欖蠵龜遭麻布袋纏繞受困,經後送台灣海洋大學專業團隊收容照護,小海龜從500克快速成長到4200克,照護團隊還為牠取名「南瓜蛋餅」。經過長達近1年的照護,團隊認為南瓜蛋餅已重新回復健康,16日在基隆潮境公園野放,讓牠重返大海的懷抱。
海管處表示,去年5月就曾與海巡署、中華鯨豚協會及獸醫共同救治一隻擱淺於觀音海灘的小抹香鯨,並成功在基隆外海完成野放,這次再度成功救援受傷擱淺小欖蠵龜,非常令人感動。
海管處說,這兩起海洋生物擱淺救援案例,與人類隨意丟棄垃圾有絕對相關,根據調查每年約有1100公噸的塑膠垃圾被丟棄入海,容易被海洋生物誤食或纏繞致死,對海洋生物生存造成極大威脅,為了愛護海洋生物,一定要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容器,不要隨意丟棄廢漁網,為海洋生物營造一個乾淨安全的家。
海管處呼籲,民眾如果在海灘發現鯨豚、海龜等野生動物受傷擱淺,可立即撥打海巡署118免付費報案專線,由專業獸醫師到場進行檢傷、研判傷勢後,再決定是否可野放或後送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