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朴建鎬
很多人一直想辭職不幹,卻遲遲沒有付諸行動,這究竟是為什麼呢?以下是幾個典型的類型,幫助大家檢視自己辭職猶豫不決的原因和尋求解決的方法。
1.維持現狀的懶人型
內心話:光想到就覺得好麻煩!
怕麻煩的人通常懶得去想:「我擅長什麼?」、「我想做什麼?」就算想離職,也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才好。
因此,乾脆靠獵人頭公司幫忙找工作,或是隨便投履歷,中了哪間就去哪間。
真心建議千萬不要用這種方式換工作,否則很容易操之過急,尤其是沒有想清楚就亂換工作,結果可能愈換愈糟,反倒不如不換。
2.不敢跨出舒適圈的膽小型
內心話:除了這份工作,我還能做什麼呢?
這世上,有許多嘗試跳到完全不同領域和產業,重新發展而成功的人。如果老是催眠自己做不到、換工作並不簡單,那就跟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狐狸是一樣的。
這類型的人必須盡快找到自己的適性和職涯方向,畢竟換工作不是光憑履歷,而是要善用核心優勢,思考如何轉換跑道。
3.只考慮薪水的金錢至上型
內心話:換工作,薪水能愈換愈高嗎?
關於薪水問題,有以下兩個建議。第一,先去調查想做的工作業界平均薪資是多少?即使是同產業,也會因為不同公司、不同客戶、不同專案,領到的薪水天差地別。此外,有些工作或公司,雖然一開始的起薪很高,但是加薪幅度不高又慢;有些則是相反。
第二點非常重要,就是實際去算出大概要賺多少錢,才會讓自己覺得幸福?建議透過記帳的方式來抓預算,估算自己希望的最低基本收入。
4.缺乏勇氣的自責型
內心話:我真的可以做到嗎?
勇氣並非靠意志或決心就能產生,也沒有人可以代替你勇敢。但不必因為缺乏勇氣而感到自責,也不用跟別人比較來刺激自己,或是急於擺脫困境。清楚知道自己想要過什麼生活,自然就有勇氣去改變,不需要太過擔心。所以不要再怪自己不夠勇敢,而是從現在起,好好思考未來的職涯方向。
5.有想法沒做法的資訊不足型
內心話:雖很想離職,但不知道該怎麼做。
大部分的人都是透過求職網站搜尋工作資訊,或是請獵頭代為尋找職位。但其實很多工作如果沒有親自去了解,只是從別人提供的資訊,隨機去挑選工作,職涯便很容易受到侷限。
(本文節錄自《讓每一次的離職都加分》一書,采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