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無諍的語言 星雲大師 |2021.10.11 語音朗讀 482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資料照片 文/星雲大師各位讀者,大家吉祥!一般而言,說話是為了表達思想,溝通意見,除此以外,說話更要能讓人歡喜,即使不能讓人歡喜,至少不能讓人生氣。大凡人間的一切爭端,都由語言所引起。佛說「以諍止諍,終不能止」,只有「和諧」才能止諍,所以「無諍的語言」,就是要我們說話不要造成爭端。怎樣才是無諍的語言呢?一、說話親切:跟人請教,或教授別人,語言要以親切為主。不管任何人,都喜歡聽親切的語言,因為親切的語言讓人如沐春風。本來所要表達的事情,可能產生異議,可能發生爭執,不過因為你的態度誠懇,講話親切,或許就能化解對方反抗的意念,而能心平氣和的坐下來討論。圖/unsplash二、語言柔和:待人親切,講話語氣必定非常柔和;語言柔和的人,態度必定讓人覺得和藹可親。有的人講話語中帶刺,言中帶劍;帶劍帶刺的說話,讓人感到受了傷害,他會反擊。參禪久了的人,都有柔軟的心;會說話的人,都懂得用柔軟的語言。凡事只從柔處不從剛,我們看堅硬的牙齒容易掉光,而柔軟的舌頭至死不壞。柔能克剛,至理名言也。三、善語慈音:人際之間要能和諧無諍,說話要說美語,音聲要能讓人感覺慈悲。觀世音菩薩不但說話慈悲、善美,甚至他的眼睛看人也是慈悲的,耳朵聽話也是慈悲的,雙手做事也是慈悲的。如果我們把語言說得非常善美,說得非常慈和,避免爭執,避免抗拒,那才是無諍的語言。四、話語敬重:做人要謙卑,對人要尊重,但是一般人說話都歡喜表揚自己,不肯自我謙遜。在西方,愈是會講話的人,總是消遣自己,說自己的糗事;東方人則喜愛宣揚、炫耀自己的優點。中國人有「說話客氣一點」的觀念,如果說話客氣,就是向對方表達尊重。「敬人者人恆敬之」,你對別人敬重,別人焉能不敬重你呢?圖/中新社五、教誨堪受:就算長輩對晚輩說話,也不要粗魯吼叫,「有理不在高聲」,吼叫的語言別人不一定就會接受。所以教示後學、開導他人,最高明的是,要讓他能接受。說話就如送禮,如果對方不肯接受禮物,就達不到送禮的目的了。既然要教誨、開導,就要讓人能接受,所以要用心體會,如何才能讓對方接受你的教示、開導。能夠讓別人樂於接受,歡喜奉行,你的開導才會有用。六、愛語讚美:佛經上說,攝受人有四種方法,即: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稱為「四攝法」。其中「愛語」就是對別人多一些讚美,對自己多一分低調。讚美並非替別人亂戴高帽子,讚美不當,也會引起別人的不悅,所以讚美要適當。自古以來大臣伴君,有謂「伴君如伴虎」,一般來說,忠臣都是勇於直諫,因此經常惹禍上身;奸臣則長於搬弄是非,下場也不會太好;唯有弄臣的說話,懂得經常做適當的讚美,因此最能獲得帝王的歡喜。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其實只要我們能常說無諍的語言,必能讓人間四時如春,花香處處!──摘自《星雲大師全集‧人間萬事》圖/unsplash 前一篇文章 中職/期末考拿本季首勝 兄弟羅傑斯去留受關注 下一篇文章 MLB/被懷疑又作弊 太空人否認:讓他們說吧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論愛談情】AA制 是平等還是計較?2025.09.0903【閃文集】從情書到文學的永恆之花2025.09.0904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與文人 3-12025.09.0905企業精英喜獲《365日》 願傳播善美能量2025.09.1006西來寺菩提盃競賽 英文共修社群增長智慧2025.09.0907【遇見荷】思念是一瓣輕舟2025.09.0908巴西佛光童軍露營 烹煮搭帳自己來2025.09.1009國際數獨日2025.09.0910為動物開路 人與自然共生2025.09.0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星雲大師如是說】處事禪心【星雲大師如是說】人間佛教【星雲大師如是說】正信之美【星雲大師如是說】輪轉相繼【星雲大師如是說】有情的層次【星雲大師如是說】六忍歌 作者其他文章星雲大師:供養的種類《星雲法語》人生四品星雲大師:四藝與人生星雲大師:如何養性星雲大師:正信之美星雲大師: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