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修京戲啟示錄中追思父親

 |2007.10.26
1257觀看次
字級

半自傳作品 藉京戲與現代戲交疊 演自己在中華商場童年

【記者鄭淑芬台北報導】藉由傳統京戲與現代戲劇交疊,以李國修與父親回憶為骨幹,加上自己在中華商場成長的童年經驗及長年經營劇團的感觸。屏風表演班十一月將三度搬演「京戲啟示錄」典藏版,該劇可以說是李國修的半自傳作品,也是屏風表演班推出的「風屏劇團三部曲」完結篇。

李國修說,一個戲班子在舞台上搬演一齣戲,戲裡戲外都在反映戲台下的人生即景,因此,他喜歡在舞台上藉一個戲班子的故事影射台灣這個社會,他偏好「戲中戲」的題材,因為他認為舞台上戲班子的人情世故就是這個時代的縮影。

「京戲啟示錄」劇情描述先後發表「萬里長城」、「莎姆雷特」兩個作品的「風屏劇團」,團長李國修屢敗屢戰,堅持要推出新作「梁家班」。「梁」劇的故事靈感來自李國修堅持做手工戲靴的父親,從一個戲靴師傅的角度,看見四○年代梨園興衰的過程。

李國修經由「梁」劇來表達對父親的追思,並在戲中演自己的父親,與自我對話,對戲劇與人生有了更深刻的體認。

雖然梁家班仍試圖重整旗鼓,改革傳統戲曲的表演形式,但仍因時代變遷,國家動盪不安,這群欲振乏力的戲子伶人無法改變現況,只好各奔東西,梁家班也宣告解散。不料,風屏劇團紛至沓來的人事糾葛、舞台上層出不窮的烏龍事件,讓李國修在排練中疲於奔命,心力交瘁。最後,在李國修的真情告白之下,所有團員如夢初醒,決定要在離開劇團之前,完成一個共同的心願。

該劇集結李國修、朱陸豪、楊麗音、樊光耀、譚艾珍、朱德剛、劉珊珊、孫國豪、葉天倫、黃宇琳等劇場界硬底子演員演出。「京」劇十一月三日在台南首演,並巡迴中壢、嘉義、新竹、台中、高雄及台北等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