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即生活】 關心社會議題 才可未雨綢繆

文/張孜寧 |2021.10.05
437觀看次
字級

文/張孜寧

這陣子迷上一部日本製作的短篇動畫,作者將不同的動物擬人化,化身為各種身分、地位的小人物,並串連光怪陸離的社會現況。其中好幾個橋段對社會現象觀察入微,深得我心。

比如,有一次主角賴以為生的計程車車窗,疑似被某位特定嫌疑犯打破。計程車司機覺得反正車上財務沒有失竊,不以為意,司機的朋友卻以「破窗效應」敦促他必須報警處理。

「破窗效應」源於社會犯罪心理學理論,意指犯罪行為是由城市環境營造出來的。一系列社會秩序的混亂現象,或姑息輕微的犯罪行為,都將慢慢推疊成日後嚴重犯罪的溫床。

就好像一棟建築,如果長期不維修窗戶,原本的破洞可能會因風吹雨打而破壞牆面,又或是招來更多破壞者;甚至,有心人士發現此處無人居住後占領空屋,將引發更多更嚴重的罪行。

這個說法,正適合用在當代的性別議題上。以性平觀點來看,每一個不適當、帶有微歧視的言論或行為,其實都是未來更多社會問題的源頭。

「性別」是21世紀逐漸受到重視的話題,也是一個在生活中很難被察覺的議題。當問題嚴重到足以喚起社會大眾的重視時,通常都已經轉化或升級成其他緊急議題,比如家暴、婦女安全、校園安全、職場霸凌等。若可以未雨綢繆地預防犯罪,而非亡羊補牢,便可以撙節更多有形和無形的社會成本。

當然,如同在處理各類具爭議的議題時,對待與自己意見相左的人必須具備更多彈性與包容,因為所有的改變都需要時間和環境慢慢蘊釀共識,無法期待一蹴而成,而這也是本專欄期待的閱讀效應。

大家需要更有意識地一一檢視日常看似平凡的言論,慣行多年的文化甚至是法律條文,都有可能是造成社會問題的破口。期待台灣社會能再提高性別意識敏感度,不是當個正義魔人,而是促進這個社會彼此包容、理解的雅量。 (本專欄結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