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妙凡法師
每讀佛經,自有畫面,我常會想像:在「如是我聞」的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和弟子、弟子和弟子們的日常生活往來,面對弘法、人我相處,乃至起煩惱時,應該同我們現代一般吧。因此,我嘗試以「佛世」的時空為背景,經由微小說的創作,書寫當時的人物、對話,儘管古今人物不同,修行、覺悟依舊在平常生活中。
清晨,茉莉的花香隨著春風吹送到園林的每個角落,我和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在祇園飯後經行。能和舍利弗一起在祇園漫步,我開心到抑不住上揚的嘴角,除了佛陀,我最崇拜的就是舍利弗了,開心!我們聊起前二天佛陀開示的《阿彌陀經》。
我說:「這次佛陀講《阿彌陀經》,以您為當機眾,卻不讓您說話,看樣子,您要變成智慧第二了。」舍利弗雖然長我許多,卻能接受我沒大沒小的開玩笑。
舍利弗笑笑的說:「阿難啊!這是佛陀高明的地方啊!連我都答不上的殊勝淨土,肯定是好得不得了了。」
話鋒一轉,舍利弗問我:「你想往生淨土嗎?」
幾乎是不假思索的,我說:「目前不想,以後不知道。」
舍利弗停下腳步,認真的說:「人人都想去淨土,為什麼你不要?」
我沉思了一下,望著佛陀住宿的地方:「舍利弗,您覺得佛陀想往生西方淨土嗎?」
這下子換舍利弗安靜了,他若有所思,說:「佛陀,智不住生死,悲不住涅槃,對佛陀而言,每個地方都是淨土吧!」
我說:「對啊!佛陀說西方這好、那好,但從頭到尾都沒說他自己要去;我也希望我能同佛陀一樣,每個地方對我而言都是淨土,隨遇而安,隨緣生活。」
我們走到祇園的湖邊,清澈的湖水,漾出舍利弗和我的身影;湖邊菴摩羅樹原本停了幾隻五色鳥,開心的吃著菴摩羅果,聽到我們走動的聲音,忙不迭一飛就走了。
舍利弗說:「說說你的想法?」這就是我為什麼喜歡和舍利弗在一起的原因了,他不僅不會要我「聽話」,還會鼓勵我天馬行空的發揮。
我說:「我只是覺得,一個人不管在什麼地方,都應該活得沒有恐懼、沒有害怕,心無罣礙的。」
舍利弗撩了一下僧衣的衣角,看著遠方,微微的笑著:「但願我們都能活出自己最好的模樣。不過,《阿彌陀經》你還是得記好、記牢,未來這些都得一一傳誦下去,總會有人需要。」一樣米,養百樣人,人各有志,這些都是佛陀的善巧方便。
遠遠飄來茉莉花香,我閉上雙眼深深的吸了一口氣,願生命如花香般,自由自在於天地之間,在佛陀的引導下,我們都能保有一顆勇敢、智慧、慈悲的心。步履所及化做朵朵的淨蓮,青色青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莊嚴人間。
註:相關資料〈人間淨土與彌陀淨土〉,《星雲大師全集》http://books.masterhsingyun.org/ArticleDetail/artcle9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