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館「走向世界」特展 再現百件經典畫作 曹麗蕙 |2021.10.01 語音朗讀 185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郭雪湖1930年的膠彩作品《南街殷賑》。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為響應「台灣文化協會」成立百年,台北市立美術館推出「走向世界:台灣新文化運動中的美術翻轉力」展覽,精選37位台、日藝術家、約100件珍貴且少有展出的重量級作品,包含以描繪大稻埕節慶熱鬧景象聞名的郭雪湖《南街殷賑》、以熱帶植物家居生活即景的廖繼春《有香蕉的院子》等,聚焦呈現1920至40年代期間台灣美術家與攝影家經典之作,展現百年前藝術爭鳴綻放的豐沛能量,邀請觀眾回望文化覺醒、追逐自主精神的時代。台北市市長柯文哲今(1)日在開幕典禮表示,北美館作為台灣第一座現代及當代美術館,透過這次展覽見證百年來藝術對台灣的影響,別具意義。「文化是一個城市的靈魂,相信梳理台灣藝術史的脈絡是推動『台北走出去,世界走進來』的目標基石。」陳澄波1937年油彩作品《嘉義遊園地(嘉義公園)》。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展覽由北美館展覽規畫組組長余思穎策畫,依序從「在台日籍畫家/教育者」、「美術競賽與台灣藝術家」、「現代性與地方特色」、「現代女性形象」與「寫真術興起」主題,呈現37位台灣與日本藝術家的作品。北美館指出,由於日治時期典藏作品較為脆弱,僅展出2個月,且必須嚴格管控溫濕度,作品多半是台灣藝術史上經典畫作,相當難能可貴,重磅呈現諸多獲得台展、府展、日本帝展及法國沙龍等重要美術競賽之作。林玉山1941年膠彩作品《雙牛圖》。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例如展現都會商業繁榮景象的郭雪湖《南街殷賑》(1930)、描繪南台灣豔陽爛漫氣息的陳澄波《嘉義遊園地(嘉義公園)》(1937)、表現鄉間純樸風土的林玉山《雙牛圖》(1941)、以熱帶植物家居生活即景的廖繼春《有香蕉的院子》(1928)、描寫時代女性優雅閒致的陳進《手風琴》(1935)等。廖繼春1928年油彩作品《有香蕉樹的院子》。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陳進1935年膠彩作品《手風琴》。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此外,北美表示,展覽也特別陳列攝影家彭瑞麟獨門金漆寫真技術《太魯閣之女(漆金版)》(1934-1938)與台灣最早彩色攝影作品《靜物之影中影(東京)》(1930)等,民眾可一窺當時在社會追求現代進步下,藝術家如何藉由作品積極展現獨特自然景象與文化風貌,開啟台灣美術發展的新扉頁。鄧南光1942年黑白照片《台北 太平町(延平北路)》。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前一篇文章 2021「覺色敦煌」文化藝術結合數位VR線上開展 下一篇文章 當不成皇帝沒關係 全能書畫家溥心畬 留下文人畫最後一筆 熱門新聞 01奉行四給 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2025.10.3002【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2025.10.3003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3004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2025.10.3005【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2025.10.3006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2025.10.3007燕子口堰塞湖消失 台8線開放通行 2025.10.3008推廣兒童歌仔戲 鄉村巡演明開跑2025.10.3009習川會今登場 台海議題受矚2025.10.3010以控哈瑪斯違反協議 再空襲加薩2025.10.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翡翠水庫支援發電 台電須付補償費林信義:台灣於APEC能見度提升國軍裝備採購 證實5案延宕鄭麗文:讓國民黨羊群變獅群APEC林信義進場與國旗同框陸勝1號操演 女兵不讓鬚眉 作者其他文章時尚老人捐設備 點亮逆風少年舞台夢台北雙年展 思慕為橋連結世界金漫獎 黃健和獲特別貢獻獎台北藝博會 趙無極、草間彌生作品吸睛國際佛光會 3度獲公益金質獎雲門關不掉的耳朵 聲響融入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