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勉 中國文學進軍諾貝爾獎

曹麗蕙 |2005.11.10
589觀看次
字級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第一屆福報文學獎」頒獎典禮昨天在台北道場海會堂熱鬧舉行。當新生代得獎作家從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國際知名漢學家、諾貝爾文學獎資深評審委員馬悅然,以及瑞典孔子學院院長羅多弼手中接獲琉璃獎座與獎狀時,現場頓時響起熱烈掌聲,星雲大師更期許得獎者在獲得「福報文學獎」殊榮後,能將格局放大,未來替中國文學再拿下一座諾貝爾文學獎。

星雲大師昨天開宗明義表示:「花香不在多,室雅何須大。」「福報文學獎」是具體而微,意義非凡。大師認為,台灣文壇的新秀能在昨天親炙馬悅然、羅多弼兩位漢學大家,並從他們手中得到鼓勵與肯定,應該比拿到獎金、獎狀還要來得意義深遠。

大師還笑說,這次投稿的八百多人都很優秀,真的很難公平,話雖然如此,獎項還是有代表性,而且文字的力量無遠弗屆,希望日後有更多人能把人生智慧透過文字書寫出來。

馬悅然昨天也恭喜所有得獎者,希望他們能夠繼續學習、努力;羅多弼則表示,自己能參加福報文學獎的頒獎是莫大的榮譽,看到台灣還有許多喜愛文學的作家,讓他格外高興。

國策顧問柴松林教授表示,現今許多民眾都患有「文字疏離症候群」,《人間福報》能在星雲大師的領導下創辦文學獎,他感到非常欽佩,也希望文學獎能一直辦下去。而文壇大老柏楊也偕同妻子張香華一同出席,他指出,這次看到這麼多優秀的青年,能從佛教中有許多體悟,他深感快慰,他也企盼台灣人能多念些佛教書籍、多寫些佛教故事,這將會對台灣有很大的幫助。

榮獲十萬獎金的小說首獎得主葛愛華,以及散文首獎得主彭惠鈴、圖畫書首獎得主許育榮均親自出席頒獎典禮,而小說、散文、圖畫書、四格漫畫、「迷悟之間及人間音緣」讀後心得等各組前三名及佳作得主,除了住在馬來西亞的四格漫畫二獎得主許淑貞,以及一位現在獄中服刑的閱讀心得得獎者不克前來外,絕大多數都親臨受獎。而不能前來的得獎者也都來函表達對《人間福報》的感謝。

代表得獎人致詞的彭惠鈴表示,感謝《人間福報》、感謝神讓她能獲獎,她笑說:「剛收到得獎通知時,還被先生質疑是不是詐騙集團來騙人。」她指出,她的文章都是生活紀錄的點滴,因此她相當感謝苦難的降臨,才能讓她寫出好文章。

昨天的頒獎典禮由中央大學圖書館館長暨中文系教授李瑞騰擔任主持人,到場致賀的貴賓除了上述多位外,九歌文化出版社發行人蔡文甫、幼獅文藝總編輯吳鈞堯、華梵大學教授馬西屏、講義雜誌創辦人林獻章、中央日報副刊主編林黛嫚、聯合報副刊主任陳義芝、編輯楊錦郁、作家王璞、兒童文學圖畫書作家方素珍及劉宗銘等多位藝文界人士也到場擔任頒獎人,頒獎典禮讓文壇的老幹新枝齊聚,中國文學薪火相傳的意喻深厚。

《人間福報》社長永芸法師表示,這次「福報文學獎」成果豐碩,得獎作品已陸續在「覺世副刊」、「兒童天地」版刊出,未來也希望能將優秀的作品結集出書,把好的文章呈現給大眾欣賞。

第一屆「福報文學獎」頒獎典禮昨天在台北道場海會堂舉行,星雲大師(後左三)與柏楊(左一)、柴松林(後左二)、馬悅然(後右四)、羅多弼(後右三)、李瑞騰(後右二)、蔡文甫(後右一)等國際知名漢學家與文壇大老一同為得獎者加油打氣。記者黃映禎攝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