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亦純
唐德宗貞元,萬年縣的捕賊官李公,正準備和朋友在官亭子裡飲酒遊宴。
偶然間來了一個人,停留在亭子邊,冷眼旁觀,有人問他作何事?
他說:「我能知道人們每天吃什麼飯。」
李公說:「你看今天的菜餚,座位中的人有吃不著的嗎?」
那人笑著說:「有的,唯獨您吃不著。」
李公生氣說:「我是主人,我安排的酒菜,哪有吃不著的道理!你如果說對了,送給你五千文錢。如果是胡說,我會處罰,請大家作證。」
於是李公催促快做菜,剛剛做好,忽然有人騎馬來報:「京兆尹召見。」
李公只好上馬快走,李公怕回來得晚,告訴客人們現在就吃,否則菜就涼了。
又告訴廚師,給他留兩碟菜,以破那人的預言。
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李公才騎馬回來。
大家已經吃完了,只剩下廚師留下的兩碟菜,李公脫去外衣坐下,拿起筷子就罵那人胡說。
可那個人不動聲色,還笑著搖搖頭。
李公說:「菜餚就在我面前,你還敢搖頭。事先已經約定好了,我要懲罰你!」
話沒說完,亭子上好幾尺見方的泥土忽然掉下,器皿被砸得粉碎,剩下的兩碟菜已混雜在泥土中。
李公很驚異,問廚師還有菜嗎?廚師回答:「沒有了。」於是李公鄭重向那位奇人致意,並依照承諾給了他五千文錢。
俗話說,吃多少,用多少,一個人擁有多少的福報,都有定數。天地之間,人很渺小,若不懂得在現有的福報裡修福培福,貪心又有何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