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行攜手吳炫三打造面具展 帶民眾感受部落藝術魅力 曹麗蕙 |2021.09.23 語音朗讀 128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藝術家吳炫三走遍世界各地,收藏許多精采的部落面具。圖/十三行博物館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藝術家吳炫三在將近60年的藝術創作生涯中,跑遍許多一般人難以到達的原始部落,獲得源源不絕的創作靈感,也蒐羅大量來自不同區域、不同民族的面具。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攜手吳炫三推出「面面具到-部落面具文化特展」,一次展陳60多件來自非洲、大洋洲、東南亞、南美洲的面具,要讓民眾在無法出國旅遊的當下,也能感受世界各地部落藝術的魅力。面具在人類社會扮演重要角色,部落人群常在傳統儀式中配戴面具與大自然溝通,象徵人類最深層的精神信仰,刻畫週遭的人、靈與動物,展現精湛的工藝技術,也啟發現代藝術的創作。十三行表示,吳炫三將旅行過程中蒐羅到的面具文物都收藏於工作室的倉庫裡,外人難以一窺究竟。在這檔特展的籌備過程中,他多次親自與十三行館方詳細介紹每件收藏的背景,一起精選出最有故事性的展品,透過結合藝術美學與文化人類學的論述,讓觀眾認識古老的部落面具文化。西非Bwa人的貓頭鷹面具象徵神力。圖/十三行博物館提供館長柏麗梅表示,部落面具生動精采的藝術表現,在世界各地都受到許多民眾喜愛,這次展出的西非貓頭鷹面具、巴布亞紐幾內亞鱷魚面具以及亞馬遜叢林精靈面具衣,就是人與超自然的溝通媒介,戴上這些面具就象徵擁有動物或神靈的超能力。相信無論是以藝術欣賞或是人類學研究的角度來看展,這檔展覽都會帶給民眾滿滿的收穫。「面面具到-部落面具文化特展」分為「動物的形象」、「靈界的化身」、「女性的柔美」及「面具的藝術」等四大單元,展品除了吳炫三老師提供的部落面具之外,更特別借出多件自己創作的繪畫及雕刻,作品充滿原始粗曠的部落風格,讓人感受到藝術家回歸初始的態度。此外,十三行博物館也特別展出館藏的4件婆羅洲伊班族面具,造型質樸簡單,表情卻呈現有如卡通人物般的生動,十分討喜。「面面具到」展覽即日起至明年年6月12日於十三行博物館第一特展廳展出。巴布亞紐幾內亞的鱷魚面具樣貌非常逼真。圖/十三行博物館提供 前一篇文章 《美女與野獸》電影交響音樂會10月重返 跨世代召喚音樂記憶 下一篇文章 提早1小時上床睡覺 罹重度憂鬱風險降23% 熱門新聞 01【斗室有燈】老男冒險記2025.11.1402【詩】遊園地.競馬場2025.11.1703渥太華佛光山 授海狸童軍領巾2025.11.1704【經典新話】歸亞蕾 超越世代傳奇影后2025.11.1505慢性發炎易罹癌、失智 葡萄、花椰菜修復細胞2025.11.1406【營養專欄】掌握五原則 輕鬆控糖2025.11.1507【海闊天空】濟州島旅記 解鎖美景美食2025.11.1508落葉刺繡 巴西百鳥寫真集2025.11.1709【時事必考題】 連環危機2025.11.1410法華禪寺 彩繪燈籠2025.11.1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鄭黃會 促2026選戰藍白合財劃法 地方盼計畫型補助不變賴清德再籲韓國瑜 為國會站出來兩岸、日韓關係牽扯 韓黑鷹特技小組 缺席杜拜航展台中甲埔大道 明年首季通車川普第2任期 首軍售台102億 作者其他文章奇美博物館推VR體驗 1秒登埃及古夫金字塔歲末傳愛關懷弱勢 謝祖武任公益大使日本奇想 高雄限定蔬食人物誌、94素Podcast 精采首發時尚老人捐設備 點亮逆風少年舞台夢台北雙年展 思慕為橋連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