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莊聰吉
陳大哥是我的老友,雖已高齡八十二,但體力、精神一如少年仔,每天笑口常開,不曾見他生氣,一點都沒老樣。
有人送我一盒手工現做的鳳梨酥,拿了一塊與他分享。當下見他吃得津津有味,但奇怪的是只吃一半,我關心地問:「不好吃?不合你胃口?還是胃腸不好?」
「不是啦!這麼好吃的東西,想拿回家讓老伴嘗嘗。」
這溫柔體貼的舉動讓我大為感動,「不用啦!我再給你一塊帶回去,盡量吃,不用客氣!」
陳大哥的體貼不限於妻子,很多待人處事都值得我學習。
他的父親是位中醫師,育有十一位子女,老大、老二聰穎過人,都考上醫學院然後留美,唯有他留在台灣當老師陪伴兩老,也盡可能到中藥鋪幫忙。
有一回他剛好買了新車,提議載父親去花東旅遊。高興萬分的老父親想邀好友同行,於是,他載了四位加起來超過三百五十的老人家暢遊花東,一路有說有笑。
回到家,他父親感慨地說:「這是我頭一次出遠門,見識了花東之美,還和老友相談甚歡,無拘無束。早知道,多生些像你一樣的乖兒子留在身邊,不要像你大哥二哥太聰明了,所以飛得遠遠的。」
每天清晨,我會約陳大哥至公園打網球,他幾乎都比我早到。知道我有心血管毛病,還特地去野外採集草藥,晒乾後泡熱開水讓我喝;並不時提醒我運動後要多喝水,以免尿道結石。這種有如慈父一般的關懷,讓人窩心 。
最近,陳大哥想在農地上種電,電力公司要求需遷移上面的三座墳墓。他為此拜訪亡者後代,沒想到對方竟說:「當初是你父親答應讓我們葬在那裡的,墳墓又沒破損,為什麼要遷移?」客氣的請求,竟碰了一鼻子灰。
律師告訴他,既然是土地所有權人,就可以提起訴訟討回公道。陳大哥淡然回應:「死者為大,和氣生財,就算了吧。」這讓我想起清朝宰相張英所言:「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裡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其肚量,正所謂「宰相肚裡能撐船」。
陳大哥不只跟我學網球,還央求我教他英文。美國汽車大王亨利福特曾言:「停止學習之際,才是老的開始。」所以陳大哥不曾老。祝福他永懷赤子之心,健康快樂,不知老之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