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日常入課文 原民文化更清晰

 |2021.09.21
702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屏東縣地磨兒國小的課本,將排灣族文化融入課程,既是孩子的上課教材,也是家長的文化教科書;這部課本在教學之外,更要替文化「正名」,翻轉原住民文化「登不上台面」刻板印象,傳承部落知識,並銜接文化斷層。

今年剛從屏東縣三地門鄉地磨兒國小畢業的羅羿勛,家中放著一份特別的手工地圖,牛皮紙上,黃色絲線從台灣向著菲律賓、新幾內亞延伸;在斐濟停留後,另一條紅線朝著復活島與紐西蘭前進,這是他在四年級時,因為對南島語族的遷徙感興趣,自己研究、繪製的地圖。

這份不尋常的作業,緣於一套獨一無二的排灣族本位教科書,將傳說編成課文,讓孩子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探索部落的文化。例如國文有篇描述洛神花採收期人力短缺,部落發展出「換工」傳統的課文,羅羿勛在陪著VuVu(祖父母)上山農作時,親眼看到換工如何進行,課本上的生硬文字,頓時成為日常生活延伸,是他印象最深的一堂課。

羅羿勛的老師Mulinu Ruladeng,是首批願意使用本位教材的教師;她表示,本位課本讓孩子與家中長輩有了「共同話題」,長輩們發現部落日常,也可以變成課文後,讓他們更願意主動參與書本校正。

首批使用本位教材的學生在八八風災侵台那年誕生,兩年前他們展開「Vusam有個夢~我畢業我決定」圓夢計畫;Vusam是排灣族語的小米之意,學生自詡本位課本播下的種子,要讓外界看看,本位課本培育出什麼樣的「作物」。

在地磨兒國小的教學試驗成功後,一一○學年度起,屏東縣力里小學等二十五所原住民重點學校,開始使用排灣族本位教材;此外,編輯團隊在完成排灣族本位教材後,展開新的三年計畫,要替魯凱族孩子編出他們自己的教材。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